華置股東否決私有化方案 是「精」還是「笨」?|聶振邦

撰文:聶SIR
出版:更新:

相信接觸股市超過一年的投資者,對「私有化」一詞並不陌生,就是上市公司按自身的意願安排退市,不再是上市公司。然而,每間上市公司都牽涉大量股東,所以必須對私有化取得共識,才可進行,因此會通過投票,並按結果決定是否進行私有化。

私有化的屬於特別決議案,必須75%或以上的投票權表示贊成,議案才能取得通過。但私有化則要「過兩關」,除了取得上述的贊成率,還要少於10%的投票權表示反對,方能進行私有化。而近期較觸目的私有化消息,應是華人置業 (0127)於12月17日舉行的私有化決議案被否決,宣佈私有化失效。

劉鑾雄是香港四大富豪之一,華人置業公司前任董事會主席和行政總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私有化擦邊遭否決

參考相關公告,私有化的贊成率和反對率分別是89.241%和10.759%,由於前者不少於75%,即過了第一關;但後者卻是「輕微」多於10%,未能過關,因此私有化是「擦邊」遭否決。

明顯地對於想私有化成功的股東,當然就此結果而感到失望,畢竟按10月6日晚上發佈的私有化公告,表示每股作價為4.00元,較9月29日上午9:48宣佈停牌前報2.90元高出37.93%。若就完整交易日而論,則看9月28日收報2.18元,私有化作價更高出83.49%。筆者認為若要約人及一致行動人士(佔權78.59%)清晰地肯定會進行私有化,就應果斷在9月29日開市前便宣佈停牌。

私有化作價不算低

如今開市約18分鐘後才停牌,讓「春江鴨」有機可乘,股價被抽高逾三成三,令私有化作價產生的溢價效應銳減,為私有化被否決埋下伏線。至於論到每股作價4.00元是否吸引,要視為與甚麼標準作比較,雖然上述溢價效應銳減,但參考同期於9月30日宣佈私有化議案的卜蜂國際(0043),每股作價1.15元,較9月24日(宣佈停牌前最後交易日)收報0.96元溢價19.79%,較上述的37.93%顯著為小。

另可留意,華人置業自5月11日以來,均處於4.00元以下,而於2020年9月23日以來,至今歷時超過15個月,僅於2021年2月18日高見4.55元,其餘日子股價均為4.43元或以下,從這角度來看私有化作價不算低。

華人置業前主席劉鑾雄育與其太太,華置執行董事陳凱韻(甘比)育有三名年幼子女。(網上圖片)

國浩集團案例參考

當然,若以截至2020年12月底和2021年6月底的每股資產淨值,分別為15.07和12.99元來說,私有化作價是折讓73.46%和69.21%,看來要約人「出手低」,但筆者想指出回顧歷史,國浩集團(0053)和聯合地產(前上市代號:56)分別於2018年7月2日和2020年4月20日宣佈私有化提案,作價較當時資產淨值分別折讓32.15%和66.32%,可見華人置業的作價是合理的。

最後折讓明顯較大的聯合地產通過私有化;而國浩集團則在2018年11月1日被否決,至今事隔超過三年,期內股價強勢亦僅見於2019年10月至2019年2月這五個月高位介乎130.00至132.00元,低於私有化作價135.00元。而國浩集團在2021年12月24日則收報85.00元,連同私有化被否決至今收到的七次股息,合共11.50元,仍較135.00元低近三成,還未計期間超過三年持股耗損的機會成本。

回看華人置業,截至2020年12月底和2021年6月底的每股資產淨值分別為15.07和12.99元,短短半年已減值近一成四,2021上半年股東應佔虧損超過3,700萬港元,為2019年同期以來首度錄得虧損;另可留意於2021下半年集團出售的中國恒大(3333)優先票據及優先永續資本證券將於全年業績才會入賬,預期公允值要進行大幅減值安排,應有資產淨值進一步減少的心理準備,筆者相信否決私有化的股東,未有考慮此因素將對股價表現帶來有多大衝擊呢!

【財經專欄】聶振邦(聶Sir).新股聶人|華盛證券分析師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