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調查﹕疫情下消費者減少品牌產品消費 推遲非必要購物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畢馬威於《新形勢下的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及香港市場愈來愈多消費者轉用網上購物,並且傾向社交媒體或電子平台,為與企業溝通的主要渠道;其中70%本港消費者指出「性價比」是很重要。

是次調查針對全球12個家或地區,訪問逾1.2萬名受訪者,其中來自香港及內地的受訪者,分別為1,017名及1,027名。

調查顯示最受疫情影響的消費者,會較少消費品牌產品或作錦上添花的體驗元素,並會推遲非必要購物。其中在內地,趨勢反映於服務及珠寶整體需求減少,反而對食品雜貨﹑快速消費品及其他食品與飲品需求增加。

疫情改變消費者行為

疫情發生後,中國及香港消費者均以「性價比」作為影響購買決定的最重要因素,全球平均比率為63%,而香港消費者有此選項比率高達70%,內地則有51%消費者作出有關選錘。

畢馬威中國香港區消費和工業市場主管合夥人葉嘉明指出,消費者日益注重產品的性價比,屬消費行為的重大改變,預料有關趨勢會維持於未來12個月或更長時間。企業不能靠提供一些沒有直接效益的額外體驗元素,以支持產品定價,並需要反思其商業及營運模式,並清晰了解如何爭取消費者信任。

報告亦特別研究了疫情對銀行及保險業影響。分別有49%香港銀行客戶,及40%內地銀行客戶,認為「為帳戶提供數碼安全保障」,屬銀行其中一樣至關重要工作;另有35%內地保險客戶指出,最著重保險企業有否「就新冠疫情對產品和服務的影響作出主動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