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突圍|DayDayCook朱嘉盈「煮」出億元商機 瞄準直播電商熱潮

撰文:林樂謙
出版:更新:

疫情期間人人變大廚,回家「煮返兩味」,讓家人朋友大快朵頤,近成一種「新常態」。本地初創烹飪平台DayDayCook(日日煮)創辦人朱嘉盈(Norma)接受專訪時透露,疫情爆發之初,雖然烹飪影片瀏覽量以倍數急升,但線下業務一度歸零,令她經歷創業以來最難熬的時光,「內地業務處於停頓狀態,﹙當時﹚好心急希望公司如常營運!」

回想3月疫情最嚴峻時,線下烹飪班無法如常進行,由於員工在家工作,烹飪影片製作亦受阻,於是她決定隻身飛到上海總部,用一個月時間與團隊合力解決難關,把握疫情衍生的「宅經濟」機遇,推出新產品及新內容突圍,「要令客人任何時間在家下廚,依然覺得很簡單、很方便。」

「我自少就喜歡下廚。」Norma將牛肉放進平底鑊,慢火煎香,刹那間廚房香氣撲鼻,在旁記者不禁飢腸轆轆。不消一會,這道蕃茄牛肉已上桌,她輕嚐一口,盛載的是從小與父親一起下廚的親切味道,也記載着創業緣起。

Norma自13歲舉家移民美國,最愛吃父母煮的中式家常菜,特別是父親的一道蕃茄牛肉,讓她從此愛上烹飪。(羅君豪攝)

疫情播放量爆升 次季香港350萬人觀看

Norma自13歲舉家移民美國,最愛吃父母煮的中式家常菜,特別是父親的一道蕃茄牛肉,讓她從此愛上烹飪。她就讀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金融學系,30歲便成為滙豐私人銀行證劵部主管,工作九年後決定轉換跑道,把興趣發展成事業,在2012年創立烹飪平台DayDayCook,推出煮食教學短片,三年後進軍中國大陸,在上海、廣州、成都及武漢設實體店,開辦各類型的烹飪課程。

「過去幾年,發現身邊的女性朋友不太喜歡下廚,或者覺得煮食很麻煩,想找方法改變年青人對烹飪的看法。」Norma創業八年間,拍攝逾萬條烹飪影片,「美女廚神」形象入屋之餘,在創投界也闖出名堂,取得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及新世界執行副主席鄭志剛K11投資等融資,累計金額逾7,000萬美元(約5.4億港元)。

目前DayDayCook在內地有約5,700萬粉絲,在香港有約150萬粉絲,跨平台內容的每月瀏覽量多達4.75億次。內地6月跨平台播放量按月上升70%,香港第二季平台觸及人數亦高達350萬人。

朱嘉盈表示,疫情爆發期間,雖然烹飪影片瀏覽量以倍數急升,但因內地業務處於停頓狀態,經歷創業以來最難熬的時光。(羅君豪攝)

食材包結合live直播 谷網店銷量

數字亮麗,然而新冠疫情一度為公司帶來業務停頓危機。今年3月,中港疫情大爆發,市民忙於抗疫,DayDayCook 內地業務亦無法完全復工,Norma於是飛到上海,與團隊及合作伙伴解決危機,着手先讓網上平台及電商業務全面恢復,由於線下烹飪班須設人數限制,於是公司推出網上直播及錄播的烹飪課程,並將約40至50款菜式的食材包,放到電商平台銷售,「顧客可於家中收到食材的同時,一邊觀看導師教學一邊下廚,期內網店銷量明顯提升。」

疫情期間不少人在家下廚,自然會上網搜尋有關食譜。Norma形容,由於員工須在家工作,導致烹飪影片製作受阻,難以拍攝更多新內容,於是團隊整合舊有食譜,構想成新的組合「隔離飯香」系列,為讀者提供常用食材的多種烹飪方法,例如雞肉、雞翼、雞蛋的十個簡單食譜等,反應不俗。「相信經過疫情後,會有更多人選擇在家煮食,大家會明白烹飪很好玩,更是與家人交流的活動。」

公司在疫情期間推出網上直播及錄播的烹飪課程,並將約40至50款菜式的食材包,放到電商平台銷售,其銷量錄得明顯提升。(Daydaycook網頁)

內地攻直播帶貨 電商成最主要收入

隨著DayDayCook累積一定知名度,Norma去年也殺入電商界,除了在香港推出食材包,內地的淘寶、天貓等平台亦銷售自家品牌的速食產品,短短一年間,電商已成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內地平台目前約有60種產品,包括即食火鍋、拌麵及零食等。「內地配送成本太高,難以確保食材新鮮,即食產品更付合他們的消費習慣,單計即食火鍋產品,一年全國消費額可達180億元,可見食品市場有巨大空間。」

內地流行「直播帶貨」,由網絡紅人在直播間推銷產品,觀眾可通過直播購買。「直播對內容行業有很大轉變,讀者由看影片到購物頁面,所需的步驟愈多,他們的購物意欲愈低,但不少直播平台將看影片及購物過程,幾乎做到同步。」公司在抖音、快播及Bilibili等平台每月直播時數達200至300小時,在教授烹飪時與粉絲即時互動,亦邀請網紅推銷自家產品,她形容,若影片同一時段有10萬人次收看,轉發率可達到10%或以上,即十個人中至少一人會購買產品,為電商平台帶來龐大收入。

Daydaycook在內地淘寶、天貓等平台銷售自家品牌的速食產品,包括即食火鍋、絆面及零食等,短短一年間,已成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Daydaycook淘寶旗鑑店)

從三人團隊,到發展成擁160名員工的烹飪王國,Norma未打算止步於此,計劃透過各種即食產品及零食,在內地市場提高市佔率之餘,再將零售產品出口至美加及東南亞市場。「相信在未來3至5年間,公司的發展潛力很大,雖然邁出這一步並不容易,憑藉我們對年青人的了解,有信心成為他們最喜歡的生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