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2020】派錢致財赤破千億 萬億財政儲備何時耗盡?
本港經濟走下坡,財政預算案推出的一次性紓困措施,涉及1,200億元,比去年多兩倍,來年財赤料因而高達1,391億元,是歷來最高。政府預計今年3月底財政儲備11,331億元,聽落許多,概念上也只是等於應付到8次「天價」財赤。
有學者認為,本港政府財政並不穩健,且對未來經濟增長過份樂觀,建議政府仿傚日本開徵銷售稅,上調稅率等,才可長遠改變本港財政結構。
來年財赤料相當於本港GDP的4.8%
新一份預算案的派糖措施,包括向18歲以上香港居民派發1萬元涉及的約710億元,「開水喉」總金額高達1,200億元,令下年度預算赤字急增至1,391億元,相當於本港目前GDP的4.8%,超越3%的「警戒線」,或觸動國際組織調低本港評級。
不過,1,391億元只是樂觀假設,據政府消息人士指,如撇除預算的195億元發債收入及220億元的房屋儲備基金回撥,赤字可高達1,805億元,即財政儲備可在6年多即耗盡。
學者:財赤千3億屬一次性紓困措施 機構未必下調本港評級
香港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助理教授袁偉基指,來年預算赤字1,391億元中,大部分為一次性紓困措施,評級機構未必會立即調低本港評級,但他擔心這些「一次性」的紓困措施在往後持續,如持續公屋免租等,財政儲備會加快耗盡。
預算案預料,2021/22至2024/25年度中期預測所採納的實質經濟增長率為2.8%。他認為,政府對往後的經濟增長過份樂觀,與沙士後以自由行刺激經濟不同,現時香港正在社運和肺炎疫情夾擊,經濟現V型反彈的機會低,即使疫情在7月完結,派錢1萬元刺激消費,經濟只會短暫反彈,長遠而言,需改變本港經濟結構,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袁偉基認為,過去預算案推銀色債券、綠色債券,撥款推動創新科技等,「讓讓比小小錢」,但仍然未能找到新增長點,要改變財政結構,政府可考慮仿傚日本推出銷售稅,改變稅制以調高稅率,重徵遺產稅或紅酒稅,以及考慮發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