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願與所有國家簽無後門協定

任正非:願與所有國家簽無後門協定
撰文:佟珉
出版:更新:

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與《福布斯》著名撰稿人喬治·吉爾德(George Glider),以及美國《連線》雜誌專欄作家尼古拉斯·內格羅蓬特(Nicholas Negroponte)在深圳進行咖啡對話。

任正非表示,從過去30年﹑170個國家證明,華為的網絡是安全的,「把華為的終端比作水龍頭,把連接的網比作管道,裏面流水還是流油不是管道公司的責任,是運營商和內容提供商的責任。」

他說,「我們公司有沒有後門呢?百分之百是沒有後門的,我們願意跟全世界的國家簽訂無後門的協定。但是為什麼簽訂不了呢?是因為這些國家提出來要所有的網絡設備供應商都來簽訂這個沒有後門的協定,所以它通過的難度大。」

任正非表示,華為與一個國家簽訂合同後,就把範本給大家看,「華為是敢簽約的,保證是沒有後門的,是敢於承擔這個責任的。」

任正非:需要警惕中國科技產業的「表面繁榮」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前日召開民企座談會,科技巨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亦有出席。據報道,任正非在座談會上曾表示,需要警惕中國科技產業的「表面繁榮」。

網傳有6位企業家在會上發言,其中包括任正非。他表示,儘管中國在智能駕駛、半導體等領域取得顯著進展,但仍需警惕表面的繁榮掩蓋內功不足。

他呼籲,中國的民企要加強核心技術的研發與全球化布局,以應對全球科技競爭的挑戰。;同時指出未來5年是中國科技產業的生死空窗期,民企必須成為全球技術規則的制訂者。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出席座談會。(影片截圖)

他還透露,華為已啟動「備胎計劃2.0」,聯合國內2000間企業重構半導體、工業軟體等關鍵領域的生態系統,以2028年實現全產業鏈自主化率超過70%為目標。

習近平今日2月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央視發布的影片顯示,除了任正非,還有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等出席座談會。其中,王傳福認為,民企應積極參與全球化競爭,拓展國際市場,並呼籲民企應重視人才的培養與引進。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左二)出席座談會。(影片截圖)
+5

科技領域是此次座談會的「主力軍」,覆蓋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導體晶片、新能源汽車、網絡安全、機器人等代表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性產業。北京共有4家,分別是小米、奇安信、美團和銀河航天;浙江省有5家,分別是阿里巴巴、宇樹科技、DeepSeek和傳化集團,以及溫州的正泰集團;深圳3家,分別是華為、騰訊和比亞迪。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