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行文章﹕人民幣國際化 要建立回流機制破樽頸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國家開發銀行資金局相關負責人撰文,指出在貿易項目的計價及結算貨幣存在上限樽頸,人民幣國際化需要構建回流機制。通過建立回流通道,實現金融市場融合,方可以打破樽頸;又建議推出「附加發行」試點,形成外資債有序推進穩健模式。
文章指出在貿易項目的計價及結算貨幣,對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貢獻有限。一是全球外匯的使用,僅有5%與國際貿易及直接投資有關,二是隨著人民幣單邊升值不再,貿易項下人民幣計價及結算表現實際上有所回落。
美元地位難在短期內打破
文章又指出全球私人部份使用以美元為代表的結算貨幣,形成貨幣使用的外部性,不斷增強美元貨幣國際化地位。人民幣在短期內難以打破這種貨幣慣性。
文章表示債券對外開放要集中力量,以利率債作為境外主體手人民幣頭寸的價值擔保,及流動性管理工具。可是當然國際政治形勢複雜多變,債市開放將不可避免受外部衝擊影響,認為利率債市場對外開放,應有序推進。
文章建議參考美債漸進式開放歷程,通過「附加發行」機構分階段開放利率市場,一是透過特殊附加發行,對敏感項目及國別,在一級市場發行時確定發行價格,配置國通過買方代理按確定價格進行資產配置。二是利用常規附加發行,在發行額度上進行定制服務,其發行及交易數據可完全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