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簡化披露程序 以吸引更多人發債
![李小加﹕簡化披露程序 以吸引更多人發債 李小加﹕簡化披露程序 以吸引更多人發債](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2832650/org/0acb9860d7a61e75aaa8c1387f01278d.jpg/qQ_qsTHOv-h8XWGRMJu5Ir4P5UDBKP_DUvaMWlL2jFo?v=w1920r16_9)
香港散戶對債券投資興趣不大,反而機構投資者乃是最主要債券市場的參與者。香港交易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出席農業發展銀行,發行首隻離岸機構及零售合併債券發行典禮時,指出今次為首隻由非政府機構發行產品,評級可在港交所平台上CCASS上接受散戶認購債券產品,意義重大。
他又指出可以透過一次交易以打通披露﹑結算及清算及託管等生態系統,認為透過簡化披露程序,吸引更多發行人發債。
他直言要發展回購及衍生產品市場,要待建立由交易所買賣的債券市場。
香港散戶對債券投資興趣不大,反而機構投資者乃是最主要債券市場的參與者。香港交易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出席農業發展銀行,發行首隻離岸機構及零售合併債券發行典禮時,指出今次為首隻由非政府機構發行產品,評級可在港交所平台上CCASS上接受散戶認購債券產品,意義重大。
他又指出可以透過一次交易以打通披露﹑結算及清算及託管等生態系統,認為透過簡化披露程序,吸引更多發行人發債。
他直言要發展回購及衍生產品市場,要待建立由交易所買賣的債券市場。
由港交所 (0388) 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有份創立的滴灌通在2021年成立以來發展迅速。李小加接受《香港01》訪問表示,全新的市場系統「滴灌之星」為小微企業提供「上市」途徑,目前自有資金投資期已結束,累計投資44億元已收回一半,料預計餘下約20億元資金在未來的兩年半內逐步收回。
滴灌通每日收入分成憑證(DRO)產品已退出歷史舞台,並於9月推出整體市場系統「滴灌之星」,包含五個核心元素:RBO、SPV、SPAC、ETF和RBU,分別對應傳統上市公司的股東權益、上市公司本身、傳統上市投資基金,以及交易所指數基金和上市主體的股票。
李小加稱,通過近兩年的實驗,「我們找到了規律,形成了規則」,產品進一步改善,訂立風險系數、估值引擎和會計準則,並將其包含在「滴灌之星」,「這個新系統就是對我們前期的全面總結。」
受眾方面,李小加表示,主要有兩類公司,一類是透過「滴灌之星」融資,即資金的需求者SPV,包括各種各樣的中小微企業。目前融資需求最多的還是內地企業,「因為內地的需求是最旺盛,但將來在東南亞、墨西哥等都會有非常大的需求,有可能是千行萬業」,而這些企業的生意周期較短,但任何一段的生意周期都有可能成為融資標的,這種在傳統金融是沒有辦法投資的,「滴灌之星」為它們打開「上市」之路。
他續指,另一類的上市體是投資公司,即SPAC,「他們有能力去認知和識別哪一種收入分成的企業更好,怎麼去投資」,但只面向機構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發展初期不擴大至散户,「我們這種新的市場,要把門檻做得很低的話,就意味着,他的披露水平和信息水平,是一般的投資者不熟悉的。」
資金方面,李小加稱,滴灌通前期用自有資金直接投資來引領,累計投資44億元,已收回約20億元,預計餘下約20億元資金在未來的兩年半內逐步收回,「由於經濟形勢較差,投資收回速度看起來會慢一些,但按投資規劃來說,是及格到良好之間。」
他又指,自有資金投資期已結束,「接下來是讓投資者根據這種新的模式來投資,讓融資者按照這種新的模式來進行融資。我們以後就專職裁判員了」,相當於「打樣車」是優秀的,但要思考如何全面量產,強調建設市場並非朝夕能成的事。
李小加表示,目前沒有大規模資本開支的需求,滴灌通中短期沒有融資需求,但是公司正向海外發展,「將來是不是有可能購買其他交易平台?(只能說)現在還看不到」,另外,公司有逾100名員工,未有計劃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