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料本港今個財年錄400億盈餘 按年少近1000億元

安永料本港今個財年錄400億盈餘 按年少近1000億元
撰文:鄺月婷
出版:更新:

會計師事務所安永預計,本港在今個財政年度將錄得400億元盈餘,較財政預算案諮詢預計的349億元略高,而去年本港財政盈餘為1,380億元。該行預料截至今年3月底,財政儲備將推高至1.14萬億元,規模創新高。

土地收入與印花稅 合共料較預計少200億

去年下旬經濟增長放緩,物業及股票市場交投淡靜,惟因政府收取稅收是按上個財政年度的收入計算,安永預計稅收只會略遜於原來估計的約10億元。

該行預計,今個財政年度的土地收入及印花稅收入分別為1,160億元及850億元,較原先預計分別低50億元及150億元。

經濟或下行 籲採取「逆周期」措施

因應本港經濟有下行趨勢,安永建議,政府應採取「逆周期」措施,並推行一次性紓困措施,如寛減2018至2019年度75%的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2萬元;寛免全年差餉及商業登記費,每名業主名下一個應課差餉物業每季1,000元為上限;豁免旅行社、酒店和餐廳牌照費用一年。該行預計這些一次性紓困措施將令政府收入減少300億元。

財政預算|袁國勇等學者促勿削教育開支 倡發展高端醫療、疫苗廠

撰文:董素琛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下月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講座教授孔繁毅等,一共六名港大學者今(5日)提交意見書。他們認為即使政府財困,不宜削減高等教育、人才培訓和科研投資等。他們又建議香港應發展高端醫療服務,以治理奇難雜症及延壽等為主。
意見書又指「本港現時財政狀況跟五年前相差甚遠,假如現時不作準備,再遇大型自然災害時,後果則不堪設想」,呼籲政府直接投資具戰略需要,但利潤低的設備,包括製造檢測試劑、抗生素、疫苗等廠房。

港大六名學者認為,社會事件、疫情,加上地緣政治等因素,令本港經濟尚未回復至疫情前。(梁鵬威攝)

六名港大學者袁國勇、孔繁毅、薛達、金冬雁、陳福和、龍振邦在意見信中指,僅以科學家及普通市民之身份提出建議。他們指2019年發生社會事件,緊接三年新冠疫情,不利本港經濟和社會發展。疫後由於地緣政治升溫,本港經濟尚未恢復到疫情前之水平。

學者們又指本港過去6年,有5年都錄得赤字,最新估計赤字更過千億,加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經濟波動將於未來10至20年仍然持續,形容香港「正面臨開埠170年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1

政府不宜削減教育、科研等開支

意見書認為政府在削減開支和精簡架構同時,務必為本港750萬名市民維持合理水平的公 營醫療服務。而高等教育、人才培訓和科研投資亦不宜削減,反而應該增加支援,作為港府長線投資項目。意見書又建議所有接受政府資助的非牟利私家醫院營運機構,亦應分擔教導醫學生及進行專科培訓的責任,確保畢業醫學生質素,間接支持及改善醫管局的公共服務。

港大醫學院。(香港大學圖片)

建議發展高端醫療服務

專家們提出香港可發展「別樹一幟」的高端醫療服務,定位有別於東南亞的醫療旅遊,香港應發以高端檢查及治理奇難雜症為主,目標是協助旅客延壽及提高生活質素。他們認為可以提供幹細胞治療、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的尖端療法、實證中醫藥針灸學、重建性醫學美容、提供只在內地及本港認証審批的生物制劑及標靶藥等。

他們又建議利用既有品牌優勢,支持發展如妙估醫療診所 (Mayo Clinic) 及紀念史隆凱特琳癌症研究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等級數的國際醫療中心,吸引高淨值客戶、區內知名人士及類似機構首席執行官等級人士來港。他們認為政府可以將部分高端醫療服務盈利撥歸醫管局,支持其營運,長遠減低政府負擔。

六名學者認為香港發展高端醫療服務,能把盈利撥歸醫管局。(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投資戰略設備 否則香港將來或不能負擔

袁國勇等人又認為,一些具戰略性的高端醫療服務,例如製造檢測試劑、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和疫苗之廠房,由於利潤較低,一般投資者並不感興趣。但到危急關頭,如全球疫症大流行,各地政府均會爭相購買。專家認為這些設備必須得到政府投資,方能有機會繼續發展。

假如現時不把握最後機會, 本港經濟持續不景,又或受到海外供應商封鎖,香港將來可能再也負擔不起這 類設備。
六名港大醫學學者意見書

他們在結語表示,地緣政治不穩對經濟、人口驟降和人才流失等影響深遠,但傳染病之破壞力過之而無不及。意見書最後指,「本港現時財政狀況跟五年前相差甚遠,假如現時不作準備,再遇大型自然災害時,後果則不堪設想」。

學者認為政府應及早投資製造檢測試劑、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和疫苗之廠房。(政府新聞處圖片)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