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上任以來關稅行動頻頻,美國貿易專家認為,他的關稅舉措在美國法律或任何其他國際法下都「不合法」。
特朗普重返白宮後,帶領美國走上二戰以來最為強硬的保護主義路線。他早前簽署行政令,對美國進口的所有鋼和鋁徵收25%關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原副主席、包容貿易和發展中心聯席主任希爾曼(Jennifer Hillman)認為,此舉違反美國作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的義務,也違反與諸多國家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
2025年2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表演說。(Reuters) 希爾曼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指出:「作為世貿組織成員,美國已承諾只會按照關稅表收取關稅,這是美國(與其他國家)談判的成果,我方下調特定產品的關稅,你方則對其他商品下調關稅。在經過多年的討價還價後,美國將關稅表設定在某個絕對值……例如,對於鋼鐵產品,美國的關稅稅率定在百分之零,因此任何超出零的部分都違反這條具有約束力的關稅承諾。」
希爾曼承認,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定,如能證明存在傾銷或者補貼的情況,的確可以加徵關稅。美國也頻繁對中國採取這樣的行動,但這些規定所不允許的是特朗普當前採取的行動,也就是對世界所有國家的鋼鋁都徵收25%的關稅,「這絕對違反我們的世貿組織承諾」。
她同時指出,關稅舉措「也違反美國對自由貿易伙伴所做的承諾」,比如加拿大、墨西哥、澳洲,以及韓國,這些都是與美國有自貿協議的鋼鋁供應大國。
特朗普長久以來對美國與一些國家的貿易逆差感到不滿,認為這些國家佔美國的便宜。希爾曼認為,這實際上反映美國經濟有多強勁。她贊同許多經濟學家的看法,也就是特朗普不該以美國與某個國家是否存在貿易逆差作為一切的衡量標準,一心糾結於貿易逆差是個錯誤。
圖為巴拿馬運河港口景觀。巴拿馬運河是美國透過貨櫃船從亞洲進口車輛和商業貨物,以及出口包括液化天然氣等商品的重要水道。(Reuters) 此外,希爾曼非常擔憂關稅行動對全球經濟前景的影響。她提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以及世貿組織的研究明確顯示,「如果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將所有國家分裂為不同的貿易陣營,建立起貿易壁壘,僅僅是由此造成的分裂就會令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降低多達五個百分點,使許多發展中國家的GDP增幅損失10個百分點或12個百分點。對於經濟增長而言,這是一條危險的道路,因此對於整個世界來說,問題在於如何才能尋求出路」。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