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回穩 外媒何解繼續唱淡?
中國經濟去年站穩陣腳,GDP按年增長6.9%,7年以來首度提速,令不少外國傳媒及投資者集體跌眼镜。中國經濟增長回穩,結構轉型亦初見成效,外國媒體何以仍然對中國經濟戒慎有加?究其原因,不外乎經濟數據真實性及債務問題兩大因素。
金融時報:地方政府報大數成隱憂
多年以來,外媒一直質疑中國經濟數據的真實性。繼去年遼寧省「自爆」在經濟數據摻雜水分,今年初內蒙古自治區再承認在2016年工業增加值大幅「加料」四成,造假金額達2,900億元(人民幣・下同)。英國《金融時報》據此推算,2016年內蒙古GDP實際將按年萎縮約13%,與「加料」後宣稱的7%增長差天共地。該報質疑,既然2016年數據造假,「大話冚大話」之下,2015年數據亦可能同遭「加料」,或令當地今年GDP出現斷崖式急插。
其後在毗鄰首都北京的天津,曾號稱力壓浦東新區的的濱海新區同樣爆出「報大數」,2016年該區GDP從6,654億元被「煲大」三分之一至1萬億元。該地方政府預計今年GDP將為7,000億元,過去數年的驚人增長或無以為繼。
值得留意的是,出現GDP「報大數」的地區明顯集中在北方,分析認為北方各省主要依靠能源、製造業和基建投資作為經濟動能,近年面對的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為「造靚盤數」、以保自己的仕途,數據造假成了不少官員的選擇。
BBC引述消息人士指,中國出現假數據,並不是系統性地造假,中央也有意杜絕假數據,但當中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博弈的一個過程,中央希望掌握真實數據,以做出正確決策,但地方官員為求政績,卻會陽奉陰違,虛報數據。去年6月中紀委便發佈文章對內蒙古直接點名,稱有「經濟數據造假」的問題。
彭博:企業債問題或轉趨嚴峻
此外,外國媒體的另一憂慮,在於中國以信貸推動增長的經濟模式,導致過去數年債務急速膨脹。彭博本周發表分析稱,內地公司將在今年發行大量可賣回債券(Putable Bond),或令企業債務問題較想像中嚴峻。
文章解釋,可賣回債券的持有人有權在到期日之前,將債券強制賣給發行商,今年內地可賣回債券的發行金額將按年升逾3倍,隨着息率有望上升,彭博預料將有大量投資者選擇提早售回債券,或將導致內地企業流動性緊絀,令違約風險大幅升溫。
國際清算銀行去年分析,中國整體債務佔GDP比例從2011年的180%,急升至去年的257%,遠遠拋離美國的15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亦預計,該數據會在2022年趨近300倍,更警告急速的信貸增長可能導致金融危機。
雖然外國傳媒對中國經濟多有懷疑,但去年中國經濟增速達6.9%,加上人民幣匯率靠穩,均給予中國政府充足空間推動「去槓桿」、解決地方政府虛報及環境污染問題。路透調查早前就指,內地的「去槓桿」及減排政策推升借貸成本,今年中國經濟增幅將放緩至6.5%,惟預料中國經濟將繼續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