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練牛仔褲洗水技藝八年 設計師創業後嘆香港地「築夢」好難
「人無夢想,同條鹹魚有咩分別?」現年34歲、中學時期已戀上牛仔褲的Tommy,有一個「牛仔褲之夢」。理大畢業後,母親大人話「食環署請人,去見工啦!」他當作耳邊風,投身「夕陽行業」的製衣業,北上內地八年,委身於又熱又焗的工場,苦練牛仔布洗水技藝,並於2014年開設丹寧設計所,幫客人為牛仔褲洗水,一心想將「香港牛」發揚光大。
經過三年洗練,Tommy的「牛仔褲之夢」仍然在發,但熱情已消弭不少。正值「仔細老婆嫩」階段的他,發現香港地原來「築夢」很難,只希望可以儲夠錢舉家出走香港,轉戰台灣。「牛仔褲之夢」變了一個移居夢。
製衣業是「揼石仔」的行業,基本上Tommy一星期七日都留在他的「夢工場」——葵涌一個面積只有300呎的廠房工作。記者約他做訪問,也只能約在周日,皆因「無咁忙」。
走進這個細小的「夢工場」,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擺滿衣車、釘鈕機、洗水機、噴槍等設備,當然還有不同款式的牛仔褲,如「殘牛」、「爛牛」。每一日,Tommy都會戴住口罩,對着又嘈又熱的洗水機器,用硬漿、染料等化學品幫牛仔褲洗洗擦擦。「平時吸入這麼多有害化學物,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中毒!」Tommy打趣道。
一日只能洗水3條牛仔褲
洗水牛仔褲大家或許穿過,但何謂「洗水」?Tommy解釋,洗水就是將一條新簇簇的牛仔褲「舊化」,功夫有擦貓鬚、漂色、車衣、釘鈕等,最重要是加入設計師個人喜好的元素,發揮天馬行空的創意。「仔細區分的話,可以分為乾、濕兩大工序,乾是用砂紙、磨機等做出俗稱『貓鬚』的摺痕,濕則是用洗水機洗舊牛仔衫褲。」
Tommy向記者「寫包單」,全港只有他能將一條普通牛仔褲由設計到洗水等幾十個步驟都一手包辦,直言每一條手製牛仔褲都猶如「藝術品」,希望每條經他洗水後的牛仔褲都不一樣,而且要呈現自然的色澤、褶皺同立體感。
但講明是「藝術」,自然是一盤難賺錢的生意。Tommy透露,由於洗水步驟十分複雜,無法單靠機器完成,注定是一門手工藝,因此他一個人每日最多只能做到3條牛仔褲。開業初期,一條牛仔褲的加工費大約700元,即使現在工場添置更多機器,自己也累積更多經驗,可以玩到更多效果,但加工費卻「縮水」至300元左右。
慨嘆香港手工業被睇低
數數手指,單靠洗水收入,丹寧設計所一日只有約900元。已成家的Tommy自言,已不能像年輕時期般「無拘無束」,既有家庭負擔,也要供樓,每月洗費起碼20,000元,再加上工場每月5,000元租金,一個月最少要有25,000元收入才足以維生。每月收入高低,好視乎有無其他公司找他開工作坊,教人「DIY」牛仔褲。「UNIQLO曾找我開班教人,為期一個月。又或者學生到我的工場上堂,每個學生的學費都要幾百元。開班教人都佔現在總收入的四成。」
Tommy慨嘆,在香港從事手工行業是一件很「賤」的事,根本無人會看得起,「雖然近年興起香港情懷,但其實『香港製造』在消費者眼中屬不入流,很多人寧願買貴一點的『日牛』、『歐洲牛』,都不會買『香港牛』!」再加上香港天氣炎熱,令很多人不想穿長褲外出,大大影響著牛仔褲的風氣。
再來一次 不會選擇入行
然則有無後悔入行?Tommy坦言,如果十多年前再重新選擇,他不會選擇投入到這一行。「機械投資太大,就連衣車都要買多幾部,洗水機、釘鈕機等都是必需品,買了回來又看不到回本期。再加上,牛仔褲生意好壞很受經濟環境影響,連帶自己的收入都變得不穩定。」
說得氣餒,但並不代表Tommy完全放棄自己的夢想。他自言喜歡較自由的生活,就連平時設計牛仔褲都「睇心情」,所以想過壓力更少的生活,計劃明年會放棄香港的生意,轉投台灣的生活。「那邊租金較便宜且地方大、工作壓力細、可以親近大自然。更重要是,台灣人對手工業更為尊重,當地又有自己的製造業,可以自給自足,就算經濟再差都可以找到生存空間。」
除此之外,家庭因素也很重要,皆因他看見,正讀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已面對很大壓力,希望他搬到台灣讀書後可以自由一點。「我就認為小朋友應該在讀書時期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樂趣,而不是從小就開始教他如何理財、買樓。我明年就想接他到台灣生活,過較自由的生活。」
更多精彩商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