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加「貼地」字幕 電盈Viu OTT引新投資者強攻亞洲市場
要經營一個OTT﹙Over-The-Top﹚網絡電視平台,殊不簡單,最大的競爭對手可能不是同行,而是一個又一個數之不盡的翻版平台!對於真金白銀購買版權的平台而言,可謂相當「頭痕」!
近年電訊盈科(0008)旗下OTT平台──Viu就不打算花重金去爭奪體育比賽播映權,反而播放另一極受港人歡迎的節目內容──韓劇,成功吸引一班劇迷投身正版市場。現時Viu已經在亞洲15個國家推出,每月活躍用戶更升至1,200萬名。
近日,電盈OTT獲得聯想控股(3396)旗下弘毅投資、富士康科技旗下Foxconn Ventures及淡馬錫(Temasek)合共斥資8.58億港元入股,以此推算,電盈OTT估值已漲至48億元。集團電視及新媒體業務董事總經理李凱怡表示,Viu在網絡電視時代的生存之道,一字記之曰──快!
2015年10月面世的OTT網絡電視Viu,開台之初已主打韓劇,再配上其他日本動畫、日劇、泰劇等,希望吸引一眾「劇迷」。但對於不懂外語的觀眾,外購劇的靈魂相信就是字幕。
用港式中文 吸本地客
所以,通常當韓國播完一集韓劇後,Viu的字幕組就要正式「開工」,而且過程非常趕急,經過翻譯及校對等過程,務求在4個小時後就會在Viu平台提供有中文字幕版本給觀眾。
不過,翻版平台一樣都可以做到字幕,觀眾又何必選擇Viu?因此除了「鬥快」,Viu明白到如果單買劇集版權只會和其他平台提供相同產品,必須要做到差異化,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李凱怡解釋道,字幕用詞要講求「本土化」,例如不用「冰淇淋」而「雪糕」,以增加Viu的地道味道,以及觀眾的投入感。與此同時,公司會派人到當地「追星」,推出自家製「追星」節目,透過facebook專頁作宣傳平台,一樣會增加觀眾對Viu的依賴度。
與此同時,選什麼劇放落平台亦是Viu所考慮的重點。李凱怡指出,Viu已與韓國4間電視台簽署合約,向平台提供超過9成的節目內容。當然,Viu不會每一套劇都放上平台,這就要考驗公司對市場調查的觸覺,近年最為成功的例子非「太陽的後裔」及「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莫屬。她又舉例指,韓國男星姜河那在韓國算不上一線明星,但從平台上的點擊率反映,姜河那在香港反而是一名很受歡迎的男星。
各地區觀眾口味不同 日韓台劇任君選擇
李凱怡指,現階段韓風在東南亞國家仍然盛行,而且韓國節目的制作水平仍然在亞洲屬頂尖,因而仍會以「韓劇」進軍亞洲的「剎手鐗」。據Viu的調查,在東南亞地區都有5成至8成受訪者有看過韓國節目。
不過,「單天保至尊」總有風險,李凱怡便稱公司都有做準備,當中包括購買其他外購劇,如內地劇集,台劇、日劇、日本動畫及泰劇等。
她續指,這個OTT平台在2015年10月開始的第一日就沒有將眼光局限在香港。現時,Viu已經在15個國家推出,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及印尼等地,活躍用戶達到1,200萬名,每用戶每日平均花1.3至1.8小時收看Viu平台影片,每星期平均收看14至15條短片。現時在各市場仍會按當地人的不同口味,而改變平台上的劇集組合。
電盈OTT業務營運數據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上半年 | |
收益 | 4.32億元 | 5.83億元 | 3.37億元 |
EBITDA |
蝕5,800萬元 | 蝕2.35億元 | 蝕1.25億元 |
市場數目 | 3個 | 18個 | 24個 |
註︰電盈OTT業務包括「Viu」、「Vuclip」及「MOOV」;EBITDA指除稅、息、折舊及攤銷前溢利
資料來源︰電盈業績報告
訂閱服務費成主要收入來源
現時,Viu以「Free-mium(免費及收費)模式」來營運,收費來源主要分為訂閱服務費及廣告費用。截至6月底,Viu訂閱服務費的收入佔78%,區內每人每月訂閱費為1.99美至4.99美元,而廣告收入就佔22%。而她指數碼廣告的增長不容忽視,因為數碼廣告是所有類別的廣告有最高速增長,增長達11至15%,特別是視頻廣告就有30至40%增長。主要因為市場上缺乏受歡迎的視頻平台,以致廣告費繼續有可觀增長。
最近電盈OTT更吸引到聯想控股旗下弘毅投資、富士康科技旗下Foxconn Ventures(Foxconn)及淡馬錫(Temasek)注入1.1億美元(約8.58億港元),以入股18%方式成為策略投資者。以此推算,估值將達到48億元。李凱怡指,雖然投資金額不是太多,但主要作用是引入星級投資者為公司賺取名氣,方便到海外市場擴張。未來會投資到當地製作公司,製作更多本土化的節目,以更容易打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