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由可防可控到戰時管制 內地抗疫歷4大轉捩點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12月初,武漢錄得首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到了1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作全國訓示後,官方紀錄才顯示出「大規模爆發」。由這一天起,內地防疫在25日間已經歷4個階段,由當初「可防可控」變為「戰時管制」。

一、1月20日前:愛國病毒可防可控

在習近平訓示之前,武漢市政府一直都是「冷處理」,不承認病毒「人傳人」,否認有醫護感染的情況,更為了隱瞞疫情而箝制言論。眼科醫生李文亮於12月底在微信群組示警,警告其大學同學要防範「不知名病毒」,被公安以「傳謠」為由拘留和訓誡。李文亮最終染上武漢肺炎不治病亡。

可是在習近平訓示同一日,國家衛健委專家組組長鍾南山揭露,新病毒肯定有人傳人,並指已有1名病人傳染14名醫護的個案。須知道在鍾南山接手前,國家衛健委已兩度派出專家組,當時有專家仍強調「可防可控」,而個別專家更在武漢1月23日封城後,陸續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公布研究所得。

2月4日,武漢火神山醫院開始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 (新華社)

實則武漢不是唯一瞞報或漏報疫情的地方政府。由12月初到1月底,全世界只有武漢、香港和海外地區錄得病例,新病毒因而被戲稱為「愛國病毒」,直到習近平訓示前後,各地政府才紀錄「首宗病例」,開始逐日更新,個別地方更在武漢封城前已宣布進入警戒狀態。

二、1月23日:全國「封城」亡羊補牢

迄今為止,「封城」一詞都不是官方用語。回顧其首次亮相,源於武漢23日宣布中斷進出交通,市內亦邁入停工停學停產的凍結狀態,外界於是以「封城」描述急轉直下的事態發展。接下來幾天,湖北各縣市一一「封城」,全省近6千萬人「被隔離」,至今已超過兩星期。

港大研究團隊於1月底推算,武漢在25日有7.5萬新病毒患者,這是個足以壓垮任何城市醫療系統的數字。「封城」的作用在於,以「硬封鎖」遏制湖北疫情擴散,並防止湖北疫情繼續輸出;湖北省外全國各地亦實施「軟封鎖」,延長農曆新年假期,停工停學停產,中斷省際交通,甚至強制戴口罩。

▼按圖學會選購正確口罩,及其他防疫小知識

+1

當時專家的判斷是,新病毒最長潛伏期是14天,全國熬過1至2個潛伏周期,憑藉減低傳播機會,盡可能收治所有病毒帶原者,疫情理應受到控制。到了今天,「封城」已逾1.5個周期,亦即21天,根據官方數字所示,湖北省外疫情似已受控,湖北省內則仍情形嚴峻。

三、2月1日:封閉式管理冀促解封復工

「封閉式管理」一詞是官方用語,湖北以外最先應用於浙江溫州市,市政府於2月1日規定,每個家庭每2日派1人出外購買必須品,是為「全民隔離令」。可見原本「封閉式管理」代表升級防疫措施,以防出現「武漢第二」,致使「封城」完全失敗。

自溫州啟動「封閉式管理」,湖北以外不乏仿效例子,但隨著2月10日復工期限將至,中央部委重申要有序重啟交通,恢復生產秩序,「封閉式管理」演變成為彈性處理的代名詞,實際效果是「有限度解封」:非重災區以嚴防疫情為前提下,重啟經濟活動,就各自形勢因地制宜。

🔑🔑武漢「方艙醫院」增至11處 提供逾萬床醫療病床🔑🔑

+1

北上深廣的「封閉式管理」就只限於3點,沒有強制隔離,反而是推動復工:一是在要衝加強檢疫;二是限制各小區人流出入;三是安排企業「錯峰」復工。在前期「軟封鎖」,到現時「封閉式管理」,根據官方數據所示,湖北省外的確診感染數字至13日已連續10天下降,由高峰每日逾8百宗,跌至約3百宗。

四、2月13日:戰時管制變相「防疫戒嚴」

其實湖北省亦推行「封閉式管理」,然而不論是「溫州式」,抑或是「北上深廣式」,各縣市均成效不彰,確診病例增長持續高企。武漢即是箇中問題的縮影:感染人數以萬計,即使舉國支援,論規模論組織分配,一時難以趕上蔓延速度醫護感染人數以百計,醫療系統幾近癱瘓前線幹部士氣低落,市領導「自暴自棄」。

湖北是華中大省,武漢是經濟和交通重鎮,供應鏈牽一髮而動全身,當地疫情一日未定,全國都難以全面復工。有見及此,正當省外「封閉式管理」放寬封鎖,中央指導組赴鄂臨場指揮,於2月12日放寬省內確診標準,以臨床判斷一日間清出1.3萬宗病例,於2月13日撤換湖北和武漢的一把手。

↓↓點擊下圖睇各款口罩抗疫能力↓↓

+24

除了加速掌握疫情規模,以及盡快整頓組織架構,省內黃岡市、大悟縣及十堰市張灣區,於13日起先後實施「戰時管制」或「全封閉管理」,一樣是禁止居民進出樓宇,停止所有非必要交通,食物和藥物都由官方配給。如此變相「防疫戒嚴」,目標顯而易見:完全消滅病毒的社區傳染機會。

當下湖北省外防疫與經濟「兩條腿走路」,湖北省內以戰時管制「落重藥」,不過官方顯然未敢太過樂觀,如河南省衛健委主任闞全程便稱:「湖北是流行期,武漢是暴發期,河南與全國其他省份是流行前期。(河南)還沒有到達拐點位置,還應當高度警惕!」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