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每逢新年必催婚,27歲陸女狠砍4年情:婚後只會降低生活質素
在深圳蓮花山公園相親角,人羣中經常能聽到一句話——男方家長倨傲地説「我們不考慮30歲以上的女孩」,儘管他們的兒子年齡已經超過35歲,甚至超過40歲。婚戀市場上對女性年齡的歧視由來已久,30歲像是一條鴻溝和界線。抱着歧視的家長們或許是沒有察覺,又或許是不願意承認,當女性的婚育意願越來越低時,「30歲」又怎麼能困住她們。
2022年,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李婷,以及她的兩位博士生鄭葉昕、閆譽騰,面向30所高校學生獲取的9775份婚戀觀調查問卷(以下簡稱「大學生戀愛觀調查」)中,認為自己未來會進入婚姻的女生不到五成,相對應地,接近75%的男生表達了對婚姻的渴望。2023年,自媒體「後浪研究所」面向1587位年輕人(其中超過9成為90後)的「催婚調查」中,近三成女生想「只談戀愛不結婚」,在男生當中,這種想法僅佔14.3%。
年輕人,尤其是女性的婚育意願連年走低,長輩們的催婚熱情卻絲毫不減,過年被催婚,已成為年輕人的春節恐怖事件。在小紅書上搜索「催婚」,顯示共涉及26萬條筆記。其中,《男方父母逼婚,該分手嗎?》《被男友家裏催婚催得想分手了》《男朋友爸媽一直催婚怎麼辦?》之類的筆記並不少見。林靜宜也在小紅書上發佈過類似的筆記。2022年春節過後,男友迫於家庭壓力,再一次催她結婚。冷靜考慮過後,林靜宜決定與對方分手,當時她27歲。
同場加映:雄厚的不是身家,而是單身的實力!中女相睇9次全極品:寧攝灶罅(點擊放大瀏覽)▼▼▼
被催婚的女性
在這些分享中,女性面臨男方催婚的情況五花八門。有的女生剛剛大學畢業,工作還未穩定,男方家庭就要求趕緊結婚;有的女生確定戀愛關係時,就與男友約定不結婚,但男友架不住家庭的壓力,又把壓力傳遞給她;有的女生,跟男友沒有任何經濟基礎,想多存一些錢再考慮結婚,男方父母沒有給予經濟支持的表示,但還是發出了催婚信號……
這些催婚筆記中,不少戀人以BE告終,有的是男友催婚不成,旋即提出分手,有的是女生,在被催婚的過程中,發現這段戀情的諸多問題,如男友沒有擔當,缺乏處理家庭分歧的能力,或者男友在催婚過程中很不尊重自己……選擇跟男友分手。未分手的情侶也有很多,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女生妥協,與男友結婚,不知該歸為HE還是BE。也有極少數男生,妥善處理了來自父母的催婚壓力。
(備註:BE,bad ending,意指悲劇性結尾。HE,happy ending,指美好的結局)
林靜宜與前任馮立戀愛4年多,每年春節前後,馮立的態度都有一次180度大轉彎,「過年分開前,我們都是好好的,過完年他從老家回來,我們就要為來自他父母的催婚壓力吵架」。馮立催婚的理由,翻來覆去就幾句話,「爸媽催我了」,「老家那邊,跟我們一樣大的朋友,小孩都有兩個了」。馮立老家在西北,林靜宜聽他描述過老家的婚戀風氣,年輕人戀愛談得差不多就結婚生子,「至於結完婚怎麼過,生活質量怎麼保證,他們不怎麼考慮,感覺像是完成任務」。林靜宜老家在長三角地區,未婚或者已婚未生育,在同齡人中非常常見。
在李婷帶領博士生做的「大學生戀愛觀調查」中,東部與中西部地區大學生的婚戀觀也存在明顯差異,學校的等級越往下,地區越是中西部,生育意願越高,結婚意願也更高。在日常相處中,馮立沒有流露過結婚的渴望,也幾乎不會提結婚的事情。這一點更讓林靜宜窩火,「不是他想結婚,是他父母催婚,他直接把壓力和問題拋給我。」林靜宜評價馮立缺乏主見, 「像個任人擺佈的洋娃娃」。馮立催婚歸催婚,卻從未對林靜宜談及結婚安排和婚後生活規劃。
實際上,從戀愛之初,林靜宜就開始考慮結婚涉及到的一系列問題。兩人確定關係當天,她就問過馮立,將來是在兩人工作的長三角定居,還是回西北老家,如果馮立打算回老家發展,那兩人沒必要在一起。馮立當時的答覆,是在長三角發展。結婚涉及到的經濟問題,馮立從來沒有主動提起過。林靜宜跟他聊起過自己的期望,兩個人成家,要考慮買個房子,大房子買不起,可以先買個小一點的。至於彩禮之類,林靜宜也主動跟馮立講明,自己父母不在乎這些。
戀愛那幾年,林靜宜和馮立參加過好幾場朋友的婚禮。喜宴上,看着新人臉上的甜蜜,林靜宜不止一次燃起了結婚的衝動,她跟馮立聊起過,兩人的婚禮該怎麼辦,她喜歡中式婚禮,將來可以如何佈置。不過,對於林靜宜所有的規劃和憧憬,馮立的回應都很勉強,有時答一句「好吧」,有時候只有沉默。在林靜宜分享的微信聊天截圖裏,在她關於未來生活,以及馮立工作的討論後面,馮立的回覆是一個又一個「煩死了」。聊完關於婚姻的規劃,馮立的態度,總讓林靜宜心裏彈出兩個字「算了」。「他讓我覺得,至少當下他不會是一個有擔當、有責任心、有主見的男人。」
同場加映:嫁前8件事!婚前謹慎選擇婚後共同成長:寧獨身一人亦別嫁EQ零蛋(點擊放大瀏覽)▼▼▼
婚姻的前提
馮立的經濟能力和職業進取心,也是林靜宜對步入婚姻猶豫不定的重要原因。馮立的工作一直不穩定,戀愛的四年多時間裏,他先後換過好幾份工作,下班後馮立的不少時間花在打遊戲上,林靜宜提醒他,「要給工作做規劃,不能只是找個工作就完事」,馮立的回覆還是「煩死了」。「説白了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安於現狀」。兩人分手時馮立27歲,據林靜宜瞭解,他幾乎沒有存款。「結婚以後,油鹽醬醋茶的事情太多了,將來生了小孩,你要好好培養吧,那也要很多錢的,萬一他工作上出現變動,或者失業,壓力全壓在我身上了。」林靜宜也擔心,一旦妥協步入婚姻,馮立的家裏人十有八九還要催生,在經濟能力薄弱的情況下生育,她想都不願意想。
《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2版》的數據顯示,我國家庭0~17歲孩子的養育成本平均為48.5萬元。在林靜宜生活的地區,養育成本高達72萬元,僅次於上海和北京。「我需要對我自己負責,我要的不是在某個年齡段結婚,而是和我結婚的這個人,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者有沒有在為我們倆的未來努力。」「大學生戀愛觀調查」中,也呈現出一個頗有意味的情況——「在所有的生育阻力考慮上,女生的感知均比男生更強烈」。而在「後浪研究所」的催婚調查中,在影響結婚的現實因素上,男生最愁的是房車問題,女生則是恐育。
林靜宜的父母,也曾經非常關注她與馮立的感情進展。林靜宜的母親問過她男方的意思。馮立去過林靜宜家中拜訪,不過由於兩個人的老家距離太遠,雙方父母從來沒見過面,這給林靜宜父親造成了錯覺,「男方不着急,我們着急幹嘛?」與馮立的長輩不同,林靜宜的父母很少干涉她的婚戀問題,「他們會提建議,但不會強制我做什麼,還是很支持我自己的選擇的」。與馮立分手以後,林靜宜聽説,馮立的家裏人抱怨,她不願意跟馮立結婚,還一直釣着他。這令林靜宜很是憤慨,「一個男的,連結婚怎麼規劃,全部都要女方來做 ,最後別人還覺得是女的不願意結婚」。
同場加映:結婚|7大揀「理科男」做老公的優點 專一、務實被喻最可靠藍籌(點擊放大閱讀)▼▼▼
「結婚不是必須,只是錦上添花」
今年林靜宜已經29歲,接近30歲這個無論在職場還是婚戀市場,都令當代人恐懼的數字。「我覺得年齡只是個數字,人不應該被年齡捆綁」,林靜宜説。根據《中國人口普查年鑑-2020》數據,我國平均初婚年齡不斷推遲,2020年全國平均初婚年齡為28.67歲,相比於2010年24.89歲,推遲了近4歲。
在婚戀問題上,林靜宜的心態也更加開放,「以前我可能覺得愛情、婚姻是不可或缺的。現在我倒感覺是錦上添花的東西,有最好,沒有的話我自己也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很好。」林靜宜不考慮相親,關於婚姻問題,她也跟父母深入地討論過。父母向她表明了態度,「不管我們怎麼催,你不願意是沒有用的,日子只有你覺得好才是好,我們決定不了」,父母唯一擔心的,是他們離世以後,林靜宜沒有親人陪伴和照顧。
在婚戀問題上,林靜宜家庭的態度不是孤例。《2022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全年,全國辦理結婚登記的新人為683.5萬對,創43年來新低。2019年、2020年、2021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1990年後出生的女性中,無意生育子女的比例分別為4.9%、4.5%和9.5%,且該比例之後很可能會持續增加。
眼下,林靜宜最關注的生活規劃,是給自己買個小房子。至於結婚對象,林靜宜有兩條標準,其一是經濟能力要過關,起碼跟自己勢均力敵,其二是不要逃避問題,能擔事兒。林靜宜事業心比較強,她不希望自己的職業機會,未來被婚姻剝奪,也不希望自己在婚姻裏成為丈夫的附庸,「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希望伴侶是相輔相成的。」「如果自己都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沒有選擇愛人的標準,那很容易在現實或家庭壓力下妥協。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才會眼睛亮晶晶。」林靜宜説。(備註:文中人物林靜宜、馮立為化名)
【本文獲「深圳微時光」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sz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