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伯格對華「變臉」 美國商界仍可助「中美相生」嗎?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中美關係愈鬧愈僵,由經貿科技戰鬥到港台疆藏爭議,幾乎就差在未有軍事交鋒,難怪坊間往往著眼於兩國如何「相剋鬥爭」,而不是早幾年還有市場的「相生共融」。
重慶前市長黃奇帆曾就中美貿易戰作如下評價:「如果想著送點小錢的辦法來化解,那是幻覺,人家要你的命,不是一個阿彌陀佛就能化解得了。」即使這是事實,但在最壞打算之外,或者仍可探討一下重返「相生」軌跡的可能性?

兩國相爭不是簡單雙人賽

雙方做宣傳工作口誅筆伐,營造出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氣氛,可是現實卻是進進退退沒那麼非黑即白。美國去年曾經用「流氓政權」來指稱中共,中國也多次表明雙方交惡的「責任全在美方」,可是兩國仍於今年初簽訂第一階段協議,至少是將關稅戰凍結在現時水平。

Facebook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對中國實行的互聯網監管措施持負面看法。(Reuters)

不少人認為兩國打打談談,最終都是逃不掉兩強對決的「修昔底德陷阱」,所以最好還是事先將對方意圖往最壞處想,按此擬定最防患於未然的措施。確實互信這回事要相向而行,單憑一方善意是徒勞無功的,所以做最壞打算不一定是錯,問題是兩國相爭不是一場簡單雙人賽,而是雙邊錯綜複雜的利益群體關係網。

眾所周知,大批美企在中國賺得盤滿缽滿,中美相爭就等於搬起石頭砸它們的腳,如蘋果公司就早於2018年9月已發表公開信,反對華府對中國發動關稅戰,以免影響其在華生產線和全球客戶。

到了今年8月,美國晶片巨頭高通(Qualcomm)亦據報正游說美國政府,取消對華為出售5G手機晶片的限制,並直言美國科技公司的財務健全對維持美國科技競爭力至為關鍵,而中國對於許多美國企業具有重要商業利益。

↓↓↓想了解更多中美貿易談判詳情,請點擊放大觀看:

+6

被指推動華府封殺字節跳動

當然,不是所有商界人士都支持中美有事慢慢講,部份人對於中國的開放步伐深表不滿,又感受到中國同行競的威脅,所以贊同以至鼓勵華府代為出手,如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就由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大讚中國發展令人震撼,到如今批評中國的互聯網政策,以及被指推動華府封殺字節跳動,其對華態度大變就僅僅是短短四五年之間的事。

中國開放不開放,不可能單以美國商界的利益為憑,然而重點是北京如果願意的話,始終有頗為可觀的開放空間。以第一階段協議為例,除了爆買總值2千億美元的美貨,中方還解除金融服務業的外資持股限制,又修訂農產品檢疫標準,與美國準則看齊,如是者加深兩國經貿連繫,增加對華鷹派的「脫鉤」成本。

+2

至於就整體對華政策,早在去年7月,美國逾百名政商學界名人便發表公開信,認為將中國視為敵人並試圖讓中國同全球經濟脫鉤的做法,將損害美國的國際角色與聲譽,也會損害世界各國的經濟利益。該信還強調,所謂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領導者的恐懼被誇大了。

戰略上寄望扭轉下滑軌跡,中國要善用兩國相互依存的關係,尋求和擴大與美國的共識,盡最大努力在美國多交朋友;戰術上如要換取時間,那縱使中國終難改變美國這一階段的不安和衝動,也不能為本就將失控的列車踩油門。朱克伯格「變臉」可能是太極端又敏感的事例,但以此為「反面典型」,考慮到其他產業範疇、非關稅貿易壁壘、本國消費者利益等等因素,北京亦不妨嘗試增強中美關係「相生」的力量,而非偏於研究「相剋」的辦法。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