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循環」與「外交戰」互為表裡 中國冀突破美國科技封鎖
8月26日,國家「十四五」規劃編制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席林毅夫接受「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訪問,其間他表示,中國應掌握關乎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的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但自力更生不代表關上大門 :「絕大多數高新技術不光美國獨有,我們可以從歐洲、日韓等發達國家進口,其他國家也沒有理由為了維護美國的單邊霸權而犧牲自己,不和中國進行貿易和交流。」
馬化騰:基礎科學研究相對薄弱
林毅夫這段話很有意思,透露出不單經濟上閉關鎖國行不通,科技上閉關鎖國更是行不通。經歷長年全球化運作,產業鏈於世界各地盤根錯節,強如美國都不能單憑自身技術水平就能包攬所有行業,遑論取得市場競爭優勢,更何況是作為「後發者」的中國呢?
中國的科技應用一日千里,個別範疇更是獨步全球,例如5G技術就將美國電訊設備商完全比下去,但講到基礎科學就暫時仍「站在巨人肩上」。
中興電訊於2018年被美國一劍封喉,交罰款和接受美方監督之後才死裡逃生,當時騰訊創辦人馬化騰就表明:「(中國)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基礎還相對薄弱。但事實證明,一定要投入更多資源去做基礎科學研究。」
甚麼是「基礎科學」呢?馬化騰提到的有「訊息科學、物理、材料、生命科學」等等。不夠一年後,華為遭遇美國下令封殺,其創辦人任正非的見解與馬化騰不謀而合:「過去的方針是砸錢,晶片光砸錢不行,要砸數學家、物理學家等。但又有多少人還在認真讀書?」
任正非:中國人才濟濟但仍要全球找人才
按林毅夫的講法,經濟內循環有兩大先天優勢,一是中國為有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二是中國仍有數以億計的低收入人口,有提升收入與消費的潛力。可是有優勢是一回事,要發揮出優勢又是另一回事,林毅夫就寄望於「新產業革命」的機遇,以互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5G、萬物互聯、新能源為特徵,一旦成功就可以「彎道超車」。
新產業革命是內循環的成功條件,而「核心技術攻堅」則是促成新產業革命的手段,於此中國沒有閉關鎖國的本事,上述任正非提及要促進基礎科學人才培訓時,說話就講得很直白:「光靠一個國家恐怕不行,雖然中國人才濟濟,但還是要全球尋找人才。完全依靠中國自主創新很難成功,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抱這個世界,依靠全球創新?」
改革開放之所以成果豐碩,引入西方陣營的技術和知識絕對是不可或缺,而美國則是西方陣營的領袖,假如任由華府動員拉起「科技鐵幕」,中國的新產業革命將會寸步難行,任正非便唯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美國將我們(華為)納入實體清單後,我們把對美國的投資轉移到俄羅斯,加大了俄羅斯的投入,擴大了俄羅斯的科學家隊伍,提升了俄羅斯科學家的工資。」
說要向美國求和是傻事,因為兩強相爭根本就不在於那一千幾百億的貿易逆差,華府是旨在維持其絕對話事權,但北京可以如何「準備鬥爭」呢?林毅夫就指出高新技術不是美國一家獨大,建議將突破口放在歐洲諸國和日韓,拉攏這些西方陣營的傳統成員,促成沒有美國一份的中外技術合作。
內循環不單止不是中國閉門自理,更由於要完成「新產業革命」,而必須要於國際社會尋獲有科技實力的夥伴;無論如何,美國在華為風波一早已動員盟友發動對華攻勢,中國對外對內都不得不接招和反擊。實則內循環與外交戰互為表裡,一邊是推動內循環以提升本國經貿吸引力,轉化打外交戰的更大籌碼,另一邊是於外交戰上取得進展,反饋於內循環的產業發展,以期達致兩者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