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跟子女做朋友」有伏?盲信這話 隨時教出怨恨你的小霸王
「最好的親子關係,就是跟孩子處成朋友。」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啊,育兒界就特別流行這句話。
網上不都説了?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傾聽孩子的意見、反覆説教和嘮叨無用、別老是高高在上頤指氣使…嗯,這屆爸媽,主打的就是一個聽勸嘛~
還有就是,很多人小時候就是在父母獨斷專行下長大的,對於自由的嚮往、平等的追求,可以説是要多強烈有多強烈。於是,很多人都早早在心裏埋下了種子——
.等我有了孩子,一定不會這麼對他…
.要跟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千萬別變成那種掃興的媽媽。
這想法肯定沒錯,誰不願意親子關係和諧穩定?
但養倆孩子這麼多年,我越來越覺得,好好相處、不掃興倒是沒毛病,但談到「做朋友」,還是得慎重!
因為很有可能,朋友沒做好,孩子反而養廢了!
相關文章:女兒偷拿較剪剪了個新髮型 媽媽當下沒責罵 引來網民正反論戰
PART.1 只想維持「好父母」的人設,放棄原則
很多人想跟孩子「做朋友」,無非是想少落點埋怨,多避免點衝突。小時候,誰還沒在日記本里説過兩句爹媽的壞話?
現在輪到自己做父母了,就不想再做孩子日記裏的「壞人」。一心只想,這好爸媽的人設,必須立住啊!於是:
周末休息,孩子想先玩一會兒再寫作業。
你:總催他吼他,他肯定煩死我了——行,那你自己安排好啊,我不多幹預了。
馬上要上牀睡覺了,可孩子撒嬌耍賴就是不去刷牙。
你:這要強扭去刷,估計又是一頓爭執——算了,今天晚上先不刷了。
是,當時的衝突是避免了,好父母這個人設立住了,但孩子就真的會買賬嗎?
大概率會是:
一整個周末放羊,晚上10點了,孩子還趴在桌上一邊哭一邊狂補作業,怨天怨地怨父母;
刷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衞生習慣沒養成,蛀牙分分鐘找上門,繼續怨天怨地怨父母;
長大後所有興趣班都半途而廢,人家都有個特長可演,自己沒一技之長的時候,依然怨天怨地怨父母...
盧梭説:「你知道用甚麼辦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就是對他百依百順。」「小時候我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這句話不太中聽,但細琢磨,也有那麼幾分道理的。孩子沒有「前瞻性」,他們只想及時享樂。
如果我們明知道會出現這樣的局面,還放任它發生。那麼,孩子在你這裏獲得的「自由」,只會成為他將來步入社會時的「教訓」。所以,身為父母,一定要擁有被孩子「討厭」的勇氣,有些時候「壞人」這個頭銜,必須由我們來認領。
一個建議:做孩子的「鬧鐘」
舉個例子:
你明天有個重要的會議不能遲到,所以定好了鬧鐘,安心的睡去了。為甚麼能安心?因為你知道,鬧鐘會叫醒你。
我們父母應該扮演的,就是鬧鐘的角色。在關鍵的時刻,給孩子提個醒,這事兒必須開始做了、這事不這麼做會有嚴重後果。
説實話,孩子也是依賴這個「鬧鐘」,需要我們時不時響個鈴兒的。別覺得孩子只會要自由,他們也知道自己會偷懶、會拖延、會磨磨蹭蹭。就像我的女兒CC的周末作業,最開始讓她自己安排,也是十次有九次掉鏈子。後來她自我認知也清晰了,知道自己一玩嗨了,就停不下來,「壞人」還是得我們來做。
雖然當時催會被嫌棄,但寫完一身輕的時候,她就只剩感激了!所有才有後來她的主動邀請:「媽媽,我先玩會昂,你盯着我點啊,到XX點的時候,提醒我去寫作業。」
如此,她便能放心的去玩。
因為她心裏清楚,有父母這個鬧鈴「坐鎮」,就不會出現周末晚上匆匆忙忙趕作業的情況,更不會因為完不成作業而被老師批評。説白了,學習任務也好,生活習慣也罷,又或是道德品行……該立的規矩必須要立,突破底線的行為必須約束,這是作為父母分內的責任。如果只想當個和顏悦色的「好父母」,把這份責任拋開,那才是真的害了他們。
相關文章:向孩子坦白感受也不壞!女孩決定最後一次埋身吃奶 媽媽不捨哭泣
PART.2 企圖犯懶,下意識推卸
我們想跟孩子「做朋友」的另一個原因,是給自己一種警醒——要尊重孩子的意見,給孩子做主的權利,不要獨斷專行!但很多人沒意識到,這很容易掉進另一個陷阱——把本該自己承擔的責任,推卸給孩子。
想像一下:
便利店讓孩子選自己喜歡的雪糕,他看包裝選個抹茶味。你説這個苦,孩子還堅持要。你內心掙扎3秒——算了不跟他起衝突,買了。他吃了一口就不要了,你「陰陽怪氣」:你自己不聽,非得選這個的呀……
你跟孩子商量周末去哪,你建議公園,孩子偏惦記山裏的小溪,你説現在冬天了,不能下水、山也很禿。孩子還是剁着腳,就去!就去!你掙扎3秒再度同意,結果下車凍得孩子直哆嗦,就要回家。你大聲斥責:這不是你自己挑的地兒嗎,你還抱怨上了。你品,你細品。
很多時候,我們明知孩子的決定是錯誤的,或者説可預見的,是不會順利的。但是,為了避免衝突,為了「表示」尊重,為了證明我們不是那種「一言堂」的父母,我們會選擇「朋友般」的尊重。
但是,這樣只做對了一半。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根本不具備對事物做出準確判斷的能力。所謂的「喜好」、決定都有可能是一時的心血來潮,更別説為此負責了。作為父母,我們吃過的鹽比他們吃過的米多,走過的橋比他走過的路多。一個幾歲小孩兒説的話,怎麼就能「全部」當真了呢。
揣着這樣的明白,裝「都是你自己選的」糊塗,可不是良策。
一個建議:規劃不決斷,做好PlanB
把孩子的想法考慮在內,沒毛病。
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無論格局和遠見,都要比孩子站得高、看得遠。如果在做決定的時候,還一切都聽孩子的,那我們豈不虛長了幾十歲的年紀?白吃了幾十年的大米?之前跟大家分享過,我自己保持情緒穩定的一個秘訣,就是把儘可能多的「意外」,歸到「計劃」之內。
我不認為孩子是突然在這些事情上無中生有,我會準備好,他們可能就是會在這些事情上出問題,然後做好PlanB,等他們放馬過來:
抹茶苦,孩子大概只是圖個包裝好看,很可能不愛吃。但我自己很喜歡,我可以挑個他喜歡的草莓,如果他真的不吃了,我準備好跟他換;
這個季節上山玩水幾乎不大可能,孩子多半會後悔。所以我查了一下附近有果園,到時候如果玩水不成,可以帶孩子們去採摘蘋果,大概率也是開心的一天。
其實,孩子不聽勸選了錯誤的路線、挑了不好吃的口味,這已經是為自己的決定買單了。
此時父母的意義,不是做一個旁觀者「卸膊」:我聽你的意見了哦,你自己做的決定,可怪不得我。而是應該扛起父母的責任——替他這個不完美的決定「縫縫補補」就好。我們補上個幾次,孩子也會逐漸「上道兒」,再做決定的時候,會越來越全面。
相關文章:「3句話」千萬別說!日本媽媽分享養育秘訣 教出子女都是高材生
PART.3 把孩子當「大人」,追求「平起平坐」
大家發現沒,這屆年輕父母,犧牲感和付出感不像老一輩那麼強烈了。
朋友跟我分享一件事:
有天晚上都躺在床上關燈了,孩子開始要喝水,要求她去倒水。好不容易暖和的被窩,朋友也不想出,希望孩子自己去,幾番拉扯,終於爆發:憑甚麼你喝水,我就要給你去倒;我已經躺在床上了,要喝你自己去!
孩子就是執拗的一邊哭一邊偏讓她去。媽媽的倔強也蓋不住了:我也第一次當媽,憑甚麼總要讓着你啊!最後還是嫲嫲出馬圓了這場鬧劇。事後也苦口婆心:「一點小事,你幫她做下怎麼了?你是媽媽,你是大人,怎麼那麼計較?跟孩子一般見識?你以為她依賴你的日子還能有幾年?」
大抵,是我們這代人太怕自己成為上一代人眼裏,那種只有孩子、沒有自己的「獼猴桃媽媽」、「魚頭媽媽」了吧。
所以,「朱古力不能你自己吃,也得留給我一半」、「脾氣別亂發,我也是第一次當媽,可不會次次讓着你。」説實話,如果父母總是這樣「斤斤計較」,30來歲跟幾歲的孩子要公平,那麼孩子非常容易活得沒有底氣。
底氣是甚麼?底氣就是,「至少在一人那裏,我可以任意索取」,這個對象大概率是媽媽。但媽媽説:不行,你憑甚麼?那麼不難想像,未來孩子需要你的時候:
上學時:身體不舒服,要媽媽來接嗎?算了,她也忙,肯定嫌我煩。
結婚後:工作太忙老公出差正巧孩子病了,要找媽媽幫忙嗎?算了,看她最近也有安排,肯定嫌我煩。
畢竟,連一包朱古力都要要走一半的父母,自己發點小脾氣他就會發更大火的父母,怎麼值得孩子放心託付更重要的希望呢?
父母跟孩子,越平等,越疏離。
一個建議:父母還是應該保有一些付出感
尤其是在低齡階段。
孩子喜歡有力量感的大人,當我有需求,媽媽永遠滿足;當我有困難,媽媽永遠有辦法;當我情緒失控,媽媽還能情緒穩定,這會讓孩子安全感十足。
如果你的行為讓他覺得,你跟他一樣幼稚,他對你的信任感也會逐漸消耗,不敢過分依賴你,親子關係反而會疏遠。
至少青春期以前,他們需要你作為一個大人,讓他依賴,給他保護、包容和可以「小放肆」的空間。
一點補充
最後我想説,和孩子做朋友,這初衷肯定沒問題。
但是如果因為不想落埋怨,就放棄管教的原則;企圖犯懶,就下意識推卸責任;或者生怕自己付出多了養出白眼狼,就斤斤計較……這或許就變成父母責任的缺失了。
我們是CC爸媽,家有一雙兒女CC&DD。
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院副主任醫生;
C媽:報社育兒主編,暢銷書《家長好脾氣,才有好教育》、《吃好睡好不生病》作者。
【本文獲「CC爸媽」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cc-b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