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背或會影響肺功能 臨床上3歲已有寒背問題 醫生教做一件事改善

撰文:阿言
出版:更新:

小朋友身體柔軟,坐姿多變,最常見於幼兒便是「W」坐姿。然而不少家長擔心此坐姿影響小朋友髖關節發育,甚至怕變成「O字腳」和走路呈內八。不過,骨科專科吳健華醫生指出,隨幼兒發育,問題會自然改善,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影響。反而,家長應留意小朋友的坐著時是否「無腰骨」,或增加寒背的機會。吳醫生指,如未有及時矯正,時日一長有機會發展成僵硬性寒背,不只影響外觀,更可能出現痛症和影響肺功能。
本文作者:骨科專科吳健華醫生

「W」坐姿不影響發育

幼兒之所以出現「W」坐姿,即坐下後小腿向身體內屈,其實是出於自然,吳醫生解釋:「幼兒坐下時,連接髖關節的股骨頭部會向外旋,所以坐在地上會感到不適,小腿向內屈的話會感到較舒適。」不過正常情況下,此坐姿並不影響孩童發育,當他們學會站立和步行之後,雙腳開始「受力」,股骨頭前旋的問題會漸見改善,因此如情況並無持續的話,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坐無坐相」影響更大 柔軟性寒背無改善可變僵硬

隨小朋友一直成長,家長須留意他們的坐姿是否正確,坐下時大、小腿以及大腿、腰背之間的角度應呈90度,脊椎亦需有足夠承托。若小朋友「坐無坐相」,最常見的是攤坐在椅子上,但腰部缺乏承托或坐姿前傾,便有機會導致寒背。

吳醫生稱,臨床上3至10歲的小朋友已可出現寒背,而寒背可分為柔軟性和僵硬性。吳醫生表示:「例如小朋友站立時胸椎後凸達70度,而躺下則只是27度,兩者的弧度不一,便屬於柔軟性寒背。不過如果小朋友在平躺及站立時,胸椎後凸且弧度相若,便有機會是『僵硬性寒背』,即使平日叮囑小朋友『坐返直』,已無助改善寒背問題。」如家長希望知道小朋友的寒背屬柔軟性還是僵硬性,可著小朋友大字型趴著,軀幹貼地只舉起手腳,如果手腳能同時舉起,而寒背減少了,便屬柔軟性,反之便屬僵硬性。

恆常運動訓練肌耐力助改善

吳醫生提到,有研究顯示,寒背不只影響外觀,更會因頭部長期維持前傾姿勢,令上背位置高於正常,容易導致背痛。一旦發展成僵硬性寒背,更有機會因胸肺擴張受限而影響肺功能,患者或需要佩戴矯正工具,甚至是手術治療。

寒背問題可大可小,家長發現子女寒背可口頭提醒,以養成良好習慣。父母也應助小朋友透過運動強化肌耐力。吳醫生建議家長可為小朋友持續安排帶氧運動以提升肌耐力,如慢跑和游水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點擊即睇「新手爸媽懷孕育兒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