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有助治療ADHD 教授提醒訓練前需評估子女情況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運動除了強身健體,如能有系統地進行,亦是治療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下稱ADHD)的方法。現時五年級的雞丁及36歲的教練甘Sir皆患有ADHD,因長期訓練,大大改善活躍情況。
而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亦表示運動的確有助治療ADHD,但家長需考慮小孩的精神和身體狀態,訓練前亦應先咨詢教育心理學家和教練的意見,以免弄巧反拙。

現時五年級的雞丁(藍衣)及36歲的教練甘Sir(紅衣)皆患有ADHD,因長期訓練,大大改善活躍情況。(盧翊銘攝)

雷博士表示,運動治療的大原則是透過消耗大量身體能量,來減輕活躍症狀;在生理上,運動亦有助改善內分泌系統,提升免疫力及內分泌系統,調整荷爾蒙、多巴胺及安多酚分泌,從而穩定情緒。理論上,帶氧和無氧運動都能做到以上效果,但他並不建議小學生進行無氧運動:「小學生發育未完善,肌肉力量不足,不適宜一開始便以無氧運動訓練。而且現時大部份小學生都睡眠不足,在早上運動亦屬負荷。」

除了運動時機,類別亦十分重要,雷博士建議家長為小孩選擇運動,不應只參考成功例子,應以小孩的情況作優先考慮:「每個人的體型、性格、家庭環境都不同,需要逐個按情況調整,如小孩患有O型腳、扁平足,便更需要詳細評估。」他又指出,雖然現時有頗多運動治療的成功例子(如美國游泳選手菲比斯亦是ADHD患者),但不代表所有ADHD個案都適合,家長應先讓教育心理學家評估,再度身訂製治療方法。

延伸閱讀:
【媽媽唔易做】兒子以運動治療取代ADHD藥 媽媽:體諒更勝藥物
ADHD過來人任運動教練:「這是個優點,吃藥感覺難受。」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受訪者提供)。

小孩活動不足 活躍屬正常情況
現時ADHD的個案越來越多,小孩稍有不妥,家長便十分擔心,疑惑應否讓小孩服藥。雷博士特別指出,小孩愛跑跑跳跳是很正常,在生理學上,哺乳類動物在成長期中需要運動來激發肌肉骨骼系統、代謝系統、免疫系統等身體機能發展。但現時很多小孩每天花大部份時間溫習,基本總能量消耗長期不達標,小孩積存過多能量無處宣洩,便會失控,做出在成人眼中屬「過度活躍」的情況。「以小一學生來說,每天應走一萬三千至一萬六千步,才達總能量消耗,ADHD小孩的步數更多,但現時學生的每天總步數只有一半。」雷博士建議家長嘗試讓小孩配戴計步器,以簡單的方法增加能量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