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中讓孩子獨自玩也不錯!用一盒砌圖 了解他們面對難題時怎反應

撰文:健康醫療網
出版:更新:

很多家長在下班回家之後,就被孩子要求陪玩,工作整天的疲憊感再加上還沒做完的家事,覺得心力交瘁,但倘若不陪伴孩子,就又覺得內疚。職能治療師建議,其實可以給孩子一些獨立玩耍的機會,不僅能夠減輕家長照顧的壓力,還能夠啟發想像力、創造力,好處多多。

觀察孩子不同反應 做出適當應對

其實孩子出生後就有自己玩的能力,只是家長經常會忍不住介入。台灣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洪麗珍表示,當孩子獨立玩耍時,可以得到許多探索經驗,在生活中學會獨立思考、啟發想像力、創造力,還能學會自己克服困難、獨立活動。

而當孩子玩耍時,讓孩子自己找出方法、找出答案,失敗了也沒關係,當孩子在尋求答案時,照顧者也可以嘗試說:「我也不知道耶,你再試試看!」然後觀察孩子不同的反應,做出適當應對。

相關文章:爸爸放工累透仍要照顧4個孩子 心生一計 在子女面前照瞓無誤

+8

以拼圖為例 觀察動機強度再介入

洪麗珍以拼砌圖為例,提出四個要點:

1. 你不說,我不做

動機較差的孩子,多與孩子玩耍互動,採取一來一往的方式,但以不直接給答案的方式。如,針對同一個拼圖洞,一次只給一塊拼圖片,拼好了,再給另一片。

2. 你不說,我試一下

動機無法持續的孩子,剛開始讓孩子自己嘗試,當孩子放棄時,才介入互動,但盡量讓孩子主導,家長只是配合互動協助持續孩子延長活動。如,針對同一拼圖洞,一開始給兩三塊拼圖片讓孩子自己嘗試拼圖,當發覺孩子拼不出來要放棄了,家長再介入教導一片拼不進去,可以換另一片,直到拼出來。

3. 你不說,我自己做

動機強的孩子自己,鼓勵孩子玩一個活動持續一段時間,家長盡量不要介入,但結束時,須要求孩子將收拾玩具。

4. 不管你說不說,我都做自己的

長時間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孩子,觀察孩子有無破壞性或危險性玩法適時介入。不理會他人的孩子,拼圖時,可將拼圖片放置家長身邊,當孩子拼完手邊的拼圖,須向家長索取拼圖片,此時,可要求孩子說話或做個小動作(針對孩子缺乏能力)才給予拼圖片,建立與人互動行為。

【延伸閱讀,更多教育子女建議】

女兒成績退步 爸爸在意的卻非分數 媽媽嬲爆網民卻斥她「怪獸」

+5

「3句話」千萬別說!日本媽媽分享養育秘訣 教出子女都是高材生

+6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