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障礙|懷疑男童患上亞氏保加症 怎料是爸爸態度令他不想說話
學校老師指男童疑有社交障礙,甚至是患有亞氏保加症(Asperger Syndrome)。在治療過程中,治療師發現他能正常對答、玩遊戲,沒有甚麼不妥。最終發現他沒有言語問題,卻對男性有種抗拒溝通心態,原來跟父母管教態度有關。
(資料授權:秦蓁博士 joyce chun 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系博士)
男童疑有社交障礙 不愛與同學玩耍
6歲的Steven (化名) 是一名害羞的孩子,聲線較弱。他4歲多起就開始上訓練,當時他s音說得不好,不過4堂後就已經能改善問題,不用再接受訓練。
豈料1年之後治療師再接到他父母的電話,說學校老師指Steven有很大的社交障礙,更一度懷疑患有亞氏保加症(Asperger Syndrome)。治療師先讓Steven與妹妹玩耍,並在旁觀察。其後發現他會與妹妹聊天、玩遊戲,更會向她說故事,顯示說話能力正常,情況不比以往治療時的差。惟治療師與Steven單獨相處時,他總不會與他說話「我不喜歡爸爸,他在我就不講話!」
父母教育態度令孩子不愛說話 更一度抗拒「有父親形象」的男士
細問Steven的父母,發現他的爸爸脾氣很差,而且言語上傷害了孩子。他希望兒子能成才,如Steven表現不理想,他就會說出一些很負面說話,如「無出息!」、「咁怕醜點做男仔!」等等。接著,再老師求證他在學校的表現,發現他不喜歡與男同學玩,更不會與「有父親形象」的男教師聊天。
所以他並不是不懂說話,更沒有語言問題,只是他在乎溝通對象。所以治療師將他轉介給社工及臨床心理學家跟進個案,有望男孩幫助調整心理。
給家長們的反思:一旦破壞關係,日後難以修補
無論家長工作壓力有多大,也不能帶回家。尤其跟子女說話時,不論是正面或負面的說話,他們都會全數吸收。家長們要謹記,親子關係是長遠的,不要因一時情緒爆發而傷害關係。一旦破壞了,日後便難以修補,家長們應學習正面表達,例如「唔好嘈」跟「不如安靜啲」,其實都是表達同一信息,何不擇後者呢?
作者簡介:秦蓁博士 Joyce chun
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系博士,身兼言語治療師、新加坡卓薈國際幼稚園校監、社企創辦人於一身,育有兩仔一女,愛鑽研孩子成長,常透過小把戲訓練學生及孩子,開設「博士媽媽」facebook專頁,與家長分享育兒心得
作者Facebook專頁:博士媽媽 Joyce Parenting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康復進度取決於父母的態度」】
點擊即看「童SEN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