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永愛堂流產胎火化服務完整流程介紹 場地設計蘊藏團隊心思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在葵涌火葬場附近設置首個供未滿24周離世胎兒(流產胎)的火化設施。這個取名「永愛堂」的設施象徵社會及父母對流產胎永遠的關懷和愛護,於2022年9月正式啟用。食環署高級總監(墳場及火葬場)梁科文接受01親子訪問,介紹流產胎火化的完整流程,以及每個設施背後的設計心思。
(此為永愛堂專題報導三之三)
永愛堂設有兩個小型火化裝置,並設有接待處、悼念活動室、專供撒放流產胎骨灰的花園及4個可供進行悼念的電子屏幕。截至2022年12月中旬,食環署共接獲26宗流產胎火化的申請及完成21宗在醫院內未獲父母領回的流產胎火化個案。
任何流產胎其父及 / 或母為香港居民及持有由本地醫生或醫院或註冊醫療機構所簽發的「流產胎文件」,即可向食環署申請在永愛堂進行私人火化。申請批核後,申請人需安排在火化當日從持有流產胎的醫療機構領取流產胎,並隨即前往永愛堂進行火化。
相關閱讀:流產|葵涌永愛堂提供流產胎免費火化服務 申請程序所需文件一覽
👇🏻 👇🏻永愛堂火化服務申請程序及所需文件👇🏻 👇🏻
火化服務流程及設計細節
梁科文接受訪問時分享了永愛堂的設計細節,他表示食環署及建築署特意邀請建築師設計場地,設計期間參考了不少外國建築。而設施落成後確為流產胎提供了優美恬靜的安息地,帶給家屬一點安慰。團隊在設計時考慮了整個服務的流程,家屬在設施內只會以單一方向走,寓意「不走回頭路」。
第一步:辦理登記手續
一般私人火化服務的火化程序須約2小時,永愛堂每日最多可提供8節的火化時段。申請人須於已預訂的火化時段前15分鐘到達永愛堂辦理手續。
接待處:接待處的檔板貼滿不同顏色的心形摺紙,代表不同人士對流產胎的愛護,呼應了永愛堂的名稱。處處細節都蘊藏了團隊的小心思,毫不馬虎。
第二步:悼念及火化
家屬可於30分鐘內在活動室進行悼念活動,包括簡單的宗教儀式,費用全免,無需預先登記。永愛堂及其悼念活動室只供申請人於火化當日的特定時段使用。悼念後可於約1小時後回來領取骨灰。
悼念活動室:活動室四周景觀開揚,種植了不少樹木、植物,希望親屬在悼念流產胎兒時能舒緩情緒。活動室的屋頂位置亦設置了天窗,帶進柔和的自然光線,整個活動室仿似一個小教堂。悼念後家屬可在禮儀師的協助下,將逝世胎兒放置在活動室的小祭台上,親手按下燈掣後,關上小祭台的木門並按下關燈掣,寓意胎兒安息及走完最後一程。
第三步:撒放骨灰並紀念胎兒
火化後如有骨灰存留,申請人可以選擇自行保留骨灰,或撒放在設施內的專用花園,亦可交由食環署以體統方式處置。不過食環署亦提醒,家屬需留意流產胎火化後未必有骨灰存留,須視乎胎兒的懷孕周數及其發育情況。
倒映池:離開活動室進入花園前,會經過一片水池,水池映照著四周的環境,淙淙流水聲貫徹整個室外空間。此設計的目的是希望家屬邊行走邊聽著流水聲,望著涓涓細流洗滌心靈,平和情緒。
永愛小花園:走過水池後,沿著碎石步道前行就到達永愛小花園。小花園外圍種植了一片小竹林,花園內也有多種植物,包括小樹木、小型灌木等,美化環境之餘更能遮蔭,四季更會綻放各式花朵。步道旁有一塊鋪滿白鵝卵石的位置,這裡就是逝世胎兒的安息地。家屬可打開裝有骨灰的瓶子並將骨灰撒放至鵝卵石上,讓胎兒回歸自然。
撒放骨灰後,職員會派發一張紙條,家屬可撰寫留給逝世胎兒的心聲,並繫在花園旁邊的掛架上以作紀念。這過程能讓父母進一步釋懷,正式與胎兒道別。紙條的設計也盛載著工作人員的心思,紙上印有永愛堂的標誌,意即為胎兒遮蔭。字條上附有一條樹枝般的棕色掛帶,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和應。
第四步:經「無盡思念」悼念胎兒
完成儀式後,家屬可於「無盡思念」網站為胎兒開設專頁,並留言表達思念。家屬可重臨永愛堂的電子悼念室悼念胎兒。
思念閣:電子悼念室內裝有4個電子屏幕,其中2個向著永愛小花園,家屬可以望著眼前靜謐花園,悼念離世胎兒。有不少家屬為了開設「無盡思念」專頁,會特意為胎兒取名,並定期回永愛堂追悼。
相關閱讀:專訪|設立永愛堂全賴有心人付出 失胎媽媽終見證胎兒入土為安
「由於參與是次計劃的食環署與建築署的同事需同時肩負其他工作,因此在疫情下於指定時間內完成整個計劃極具挑戰。在政府政策及醫療機構的支持下,克服了不少困難,同事不辭勞苦地工作,甚至於周末上班,以監察計劃進度及與各方溝通。最後計劃得以順利完成,並獲得市民讚賞,我們都感到非常安慰。」
點擊即睇「新手爸媽懷孕育兒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