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家庭】家庭主婦憑車衣手藝 加女兒創意 拍檔開手作布藝店
年輕人常有創業夢,但單靠一人之力,未必能如願以償,找朋友作拍檔是正常不過。但如果拍擋是家人,又會有何感受和經歷呢?
潘思衡(Chelsea)與有豐富車衣經驗的媽媽潘太,於7年前一起開設「思家布房」,售賣布袋、髮飾、頸巾等布藝產品。雖然過着朝9晚2的車衣生活,但潘太樂於全身投入在自己的興趣,亦因此鼓勵子女也循着自己的興趣找工作。而當看到媽媽從布藝手作中得到滿足感,Chelsea認為這就是她最大的得着。
攝影:楊晴
潘太母女的創業之路源於Chelsea在澳門念書時,有人稱讚她身上由媽媽親手縫製的襯衫精緻,提議她將媽媽的布製品拿到店舖中寄賣。潘太80年代已經投身於製衣業,雖然子女出生後便當上家庭主婦,全力照料家人,但她沒有荒廢一雙縫紉巧手,在空餘時間她會親手製作日常布製用品,如窗簾、子女上學用的袋子和日常服飾等等。眼看媽媽對縫製布藝品的興趣濃厚,Chelsea又不想埋沒了媽媽的好手藝,於是便接納建議,讓媽媽有多一個渠道發揮所長。在澳門寄賣了半年後,她們便回港開始在手作市集擺攤,並設立網店。
潘家的布藝手作店之所以稱為「思家布房」,是有三個原因的。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想表達出手作店是可以為客人度身訂造貨品,故取「私家」諧音;另一方面,是從Chelsea與弟弟的中文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而最重要是寓意家庭模式運作,希望讓人有「家」的感覺。
母縫製 姊做宣傳 弟負責採購刻字
由於潘太在製衣縫紉方面經驗豐富,所以負責全部產品製作。Chelsea另有正職,負責管理網店和社交媒體專頁、跟客人聯絡和接收定單。而正在台灣修讀室內設計的弟弟,會提供期間限定的皮革刻字服務,也會在產品設計上和採購布料上幫忙。由於潘太對布質有一定要求,她比較喜歡台灣的民族布和日本的布料,所以一家人會不時到外地採購布料兼旅遊。
兩代互相溝通配合 擦出更好火花
做生意難免會有磨擦,潘太認為這只是溝通上的小問題,無傷大雅,「新開鋪初初都要夾嘅,鬧交後都會諗係咪要檢討下大家可以點配合返」。而Chelsea覺得家人間的包容更有利於溝通合作,「同朋友可能會覺得多一事不如小一事,相嗌唔好口,但我同媽咪會互相包容,變左可以咩都照直講」。
上一代有寶貴的經驗和手藝,新一代則有市場觸覺和新點子,母女倆認為兩代各有長處,互相配合便可達到最理想的效果。Chelsea十分欣賞媽媽對布料的講究,「後生一代只會覺得pattern好靚,完。但佢會首先摸咗質地先,質地ok先再揀pattern同顏色」。而潘太每次完成產品都會詢問子女的意見,「我哋呢啲傳統車布技巧好多人都識,要靠嘅係年輕人(款式上、市場上)嘅idea」。
雖然他們的產品是由媽媽級的人製作,但仍很貼近年輕一代的需要。Chelsea指是因為他們一家人會一起討論,改良產品。例如他們會針對冒失用家的需要,「一個布袋我地點樣令佢實用啲呢,例如大頭蝦嘅人可能會俾人偷野,袋口好重要,不過拉鏈洗洗下會生銹,唔夠耐用,所以我哋就用索繩袋口。」
見到佢擺市集好開心,就係我最大嘅得着。
由一塊布到製成一件產品,當中的起辦、裁剪、設計等都是由潘太一手包辦的。當客人真的有使用、有穿上身,她有莫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Chelsea明白媽媽以前為了照顧家人犧牲了自己的空餘時間和社交生活,眼見媽媽現在能從布藝店中得到快樂,她也非常滿足,「見到佢擺市集同人傾偈時好開心,可以藉此識到唔同年齡層嘅朋友,見到媽媽開心,就係我最大嘅得着」。
「同年輕人合作,其實係我着數咗。」
潘太十分感激子女為布藝店的付出,「如果我冇佢地,我未必有咁嘅平台,可能仲係一個普通家庭主婦,我冇諗過今時今日可以用返以前製衣啲技巧」。她坦言開店初期,因自己不善言辭,所以經常都要靠女兒招呼客人。但日子久了,她也從女兒身上學到更多溝通技巧,放開自己,結交了不少熟客朋友,更認為這些情誼是錢買不了的。她笑言:「同年輕人合作,其實係我著數左。」
開心至關重要 盼子女也能以興趣為工作
潘太也察覺到自己開店後和當家庭主婦時的差別,「睇返以前啲相我係唔識笑㗎喎,反而𠵱家會笑,覺得自己好樣咗,因為做到自己喜歡做嘅事」。很多家長都希望子女畢業後找到高薪厚職,但潘太只希望子女幸福健康,支持他們做自己有興趣、喜歡的工作。雖然在市集擺攤檔賺不了多少,甚至可能要倒貼,但潘太認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是最開心的,「俾你搵好多錢,但每日都話『我聽日好唔想返工』,或者你返工一入去公司就想放工,都冇意思囉」。
對思家布房有興趣的朋友,可到以下手作市集逛逛:
1. 自由約Freespace Happening
日期:3月11日至12日
時間:下午二時至七時
地點:西九文化區苗圃公園
2. 保良市集
日期:3月26日
時間:上午十一時至下午六時
地點:尖沙咀文化中心
思家布房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