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指有一類體質人士較易染疫 建議戒吃3類食物保健康

撰文:許珞珩
出版:更新:

第五波疫情確診數字屢創新高,昨日(3月2日)新增55353宗確診。令全港市民人人自危,現時大家應該如何自保免受感染?註冊中醫師陳綺琪,指出有種體質的人,會較容易染疫並演變成重症,大家可以初步為自己及小朋友辨認體質,戒吃3類食物及注意生活習慣,減低染疫機會。同時陳醫師推介兩款食療,讓一家大細也可以增強抵抗力,對抗病毒。

陳醫師指出在中醫角度中,新冠肺炎是温病一種,「溫病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疾病,而是多種外感熱病的統稱。起病急,傳變快,具有程度不等的傳染性,臨床上以發熱為主症,具有熱象偏重,易化燥傷陰等特點,也可以進化成其他問題。」

新冠肺炎在臨床上以發熱為主症,具有熱象偏重,易化燥傷陰等特點,也可以進化成其他問題。(VCG)

陳醫師指出,有一類體質人質較易感染新冠肺炎,不幸中招更易演變成重症,她說:「肺脾胃虚濕,濕邪特性人士都要注意一下,如果小朋友本身已經有鼻敏感、哮喘、濕疹的話就要特別留意,因為這三種症狀是代表你脾胃虛弱,肺、脾、腎都容易虛,一旦染疫,情況更差,所以大家要特別留意自己是否『肺脾胃虚濕』體質。」

🔼🔼🔼好多人分唔到新冠肺炎同普通感冒,即睇中醫點講:👉🏻👉🏻👉🏻醫教初步分普通感冒與新冠肺炎 發燒怕冷流鼻涕咳嗽不一定中招👈🏻👈🏻👈🏻🔼🔼🔼

自我檢查體質

陳醫師提到,中醫常指的「濕」是可以由腸胃反映出來,「我們可以將由口腔至肛門整條消化系統想像成一條渠,有口氣及口臭問題;脷苔特別厚、舌頭特別肥大,可試下放鬆條脷,伸出來時看下舌頭兩邊是否有齒痕?因為舌頭肥大,這是壓住兩邊牙齒而成;還有,是否容易噯胃氣、反胃酸、大便稀溏或黏軟、便秘、腸胃經常不適、容易感到周身肌肉酸軟、易疲累、女士白帶量多,也是脾胃虚濕體質,需要及時改善,現時大家都不想生病。」

想知「肺脾胃虚濕」的特質為何?如何可以改善及避免?👇🏻👇🏻👇🏻按圖即睇👇🏻👇🏻👇🏻

🔼🔼🔼如果小朋友發燒,中醫學上有一個穴位可以助退燒,即睇:👉🏻👉🏻👉🏻童確診個案增 中醫教家長4招對策 推拿呢個穴位助退燒👈🏻👈🏻👈🏻🔼🔼🔼

注意家居濕度

原來,我們也可以由外在因素去看「濕」,陳醫師指出,如果住近山近海地區人士,有機會加濕氣重,「如果一到春天連牆身都有出水,建議大家開抽濕機,寧乾勿濕。對於經常久坐不動的人,或上班一族經常吹冷氣、洗完頭沒吹乾就睡覺或出外,也會增加濕氣。特別是,現時的天氣,不吹乾頭髮就出街更是一個不好的習慣,令濕氣聚在身體裏面,頭部是『諸陽之會』,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容易頭痛?脫髮?都是跟這有莫大關係。」

陳醫師建議肺脾胃虚濕體質者應盡量減少食用以下3類食物,以保健康。

而飲食習慣不良,亦會做成「內濕」,陳醫師說:「三個類別食物應盡量少吃,首先是生冷飲食物,要注意減少飲綠、白、青茶,很多人以為熱飲沒問題,其實都一樣,因為每樣食物都有性味,例如:廿四味是熱飲,但其性味屬涼。很多時人習慣天天飲綠、白、青茶,這令身體更虛,可以改成飲黑茶、紅茶。」

除了凍飲外,陳醫師亦提醒減肥中的人士,「減肥經常吃沙律,特別針對女士來說,更加傷身,因為女士有月經,月經已造成很多血的流失,所以當再進食沙律,會令到脾胃問題更加差,影響氣血不足,容易造成手腳冰凍,甚至越減越肥,出現水腫;而甜食、油膩黏滯食物,疫情之下應少食為妙。」

陳醫師指出一旦我們習慣吃以上三類食物,再加上氣候的影響,對脾胃造成更大負擔,「舉例我們脾胃就好似洗衣機,一直運作暢順,但在潮濕的天氣下,你再加更多床單、窗簾、被袋放進洗衣機一次過洗,就會影響運作,這並不代表本身洗衣機有問題,所以大家進食這些時,特別雪耳、花膠、燕窩、桃膠這些補品,是可以選對的時節才服用,現階段並不適用。」

陳醫師建議兩款食療可煲作全家人飲用:

+1
註冊中醫師陳綺琪 香港註冊中醫師、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碩士,曾於上海、法國做臨床工作,現於香港執業,提供內科中醫、針灸及小兒推拿等服務。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遇到咩情況唔好等,要即刻Call白車👉🏻👉🏻👉🏻照顧確診兒童發現呢八項症狀要即召救護車 微燒喉嚨痛建議咁做⋯👈🏻👈🏻👈🏻🔼🔼🔼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有任何疾病或健康問題,請向醫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