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極唔肯走!運用方程式訂下君子之約 小朋友自然識停|譚鴻昌

撰文:譚鴻昌
出版:更新:

筆者最近與一位兒童遊戲治療師同工合辦「兒童遊戲治療應用工作坊」予地區爸爸,介紹如何用遊戲(不單指玩具),讓我們的孩子更願意與父母分享生活點滴、讓父母更有效進入了解孩子的世界。

如果家長能好好運用遊戲作為工具幫助孩子成長,能達致以下五個目的:

練習自我控制:

「玩多10分鐘就要走喇」家長的一句,很多時候會換來孩子跟我們「討價還價」:「玩多1次吖」、「玩多1分鐘吖」─ 孩子豈可只玩多一次或一分鐘呢?

🔼🔼🔼🔼小朋友要有規律生活,更要培養固定睡眠習慣👉🏻👉🏻👉🏻👉🏻培養固定睡眠習慣助提升認知能力 4點幫小朋友建立習慣|譚鴻昌🔼🔼🔼

家長可以練習先與孩子設限,訂下君子之約,配合以下方程式,讓孩子學習自我控制:稱呼 + 遊戲時間長度 + 預告 + 完結

例如:開始遊戲前設限:「森森,我哋玩10分鐘就走喇。」
剩餘三兩分鐘時預告:「差唔多完喇!」、「就嚟完喇!」
時間完結時:「要走喇!」

但對於未能掌握時間觀念的孩子,父母可嘗試透過肢體語言來表達時間愈來愈少的訊息,讓孩子能透過視覺掌握遊戲時間。

如遇上孩子不願走,建議家長可嘗試替孩子重新定向,舊教導孩子表達簡單的感受。

例如:「森森,爸爸知道你玩得好開心,想繼續玩。不過我哋頭先一齊同意玩10分鐘。一係你拖住我走,一係我哋拖住一齊走。」或「不如我哋去食雪糕,或者返屋企玩桌遊」

上述的例子包括四個元素:稱呼孩子、回應孩子的感受、重申設限,以及重新定向。在「重新定向」上建議家長給予兩個以上的選擇,讓孩子學習抉擇。同時間長亦需避免用「一係你留度玩,爸爸走,一係跟我走」強迫孩子選擇。

下次再與各位讀者分享兒童遊戲治療的另外四個目的及技巧。

作者:譚鴻昌(註冊社工及認證家長教練)

作者機構網站:https://www.dadsnetworkhk.org/

從事社福工作十餘年,有感香港社會對爸爸的服務及支援不足,故加入DADs Network工作,分享父職教養心得,及組織香港的爸爸、推動積極父職運動(Active Fathering)。

機構簡介:

香港父職服務機構DADs Network於2015年成立,志於推動積極父職(Active Fathering)及組織香港爸爸建立互助平台。機構於2016至今,與香港幼稚園及小學、社福機構舉行超過70場名為「與爸爸有個約會」的父職講座,提醒香港爸爸需要多參與孩子教養工作。當中95%參加者於活動後都表示願意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成長,並承諾願意與孩子定期約會。機構會定期進行聚會,讓爸爸互相交流分享親職教養心得,組織全港首個純爸爸教養互助平台。

🔼🔼🔼🔼究竟係咩習慣?👉🏻👉🏻👉🏻👉🏻6歲前必需培養 一個習慣加強孩子學習能力、穩定情緒|譚鴻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