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發展】小孩說話能力不足 家長身教最重要|博士媽媽

撰文:博士媽媽
出版:更新:

家長仿如同孩子的一面鏡子,家長和照顧者往往成為孩子的模仿對象,他們有什麼言行,孩子會倒模學習,複製出來。由孩子出生開始,家長便影響著孩子的成長,當中從小朋友學講說話,最直接反映到其影響力。

(VCG圖片)

口頭禪

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口頭禪,當小朋友學說話時,會如鸚鵡學舌般,家長或照顧者說什麼,他們便模仿,甚至連口頭禪也如COPY CAT般吸收。如有媽媽經常跟小朋友說:「你明唔明啊?」小朋友因經常聽媽媽說這口頭禪,這句話又會成為她的口頭禪,經常跟其小朋友說「你明唔明啊?」我亦曾聽大兒子模仿老師的口頭禪,跟妹妹說:「如果你乖呢,我就送一個貼紙給你。」

帶口音英語

單是英語,也有分美式丶英式丶星加坡式,現時有不少孩子由家中四大長老或外傭姐姐照顧,當照顧者說話發音不準或有各式口音,幼兒如同一張白紙,家長給他們什麼,便會照單全收,小朋友亦會跟隨學習,以為這是正確發音。如父母發現孩子有此情況,須要盡快糾正孩子何謂正確發音。

(VCG圖片)

不恰當的助語詞

有些家長從小便與小朋友一起朗讀繪本圖書,而且家長本身說話都用很多不同詞彙對事物加以形容,小朋友從小在語言發展定下了很豐富的詞彙基礎。但如果家長喜歡說一些古靈精怪或粗俗的說話,小朋友自然在他的詞彙裏加插了這些元素。有些家長經常不自覺加入助語詞,有些助語詞是「的的了了」的多餘字,亦有些人將粗口成助語詞。這些家長或許不是有心講粗口,但由於經常使用,瑯瑯上口得已將粗口融入日常說話中,一句說話自然夾雜不同組合的粗口助語詞,孩子聽得多自然「入腦」,跟著家長一起講粗口也不自知,甚至連平上去入的語調也完全跟足。如果家長發現有此情況,最好還是快快戒掉粗口,助孩子一起戒掉粗口。

發音不正確

有些家長說話有咬字不清的問題,如誤發「S」音,小朋友跟著家長學講說話,不正確的發音也複製了。有些小朋友往往至升小學時,老師發現其發音問題再轉介言語治療師跟進,才揭發原來源頭是家長咬字不清。如家長發現有此問題,請盡快和小朋友一起尋找言語治療師協助,糾正發音問題。

當然有些語言發展的問題並不是後天形成的,有時口腔的發育也會影響小朋友的發音準確與否,這樣便要早找言語治療師幫忙,在黃金時期盡快糾正發音問題。

家長的身教,對孩子最為重要。如果家長認同子女是你的重要資產,應盡快戒掉壞習慣,提升個人修養,即使孩子模仿自己,家長也無需心驚膽跳。

作者簡介:秦蓁博士 Joyce chun

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系博士,身兼言語治療師、新加坡卓薈國際幼稚園校監、社企創辦人於一身,育有兩仔一女,愛鑽研孩子成長,常透過小把戲訓練學生及孩子,開設「博士媽媽」facebook專頁,與家長分享育兒心得

作者Facebook專頁:博士媽媽 Joyce Par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