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訓練】孩子少講嘢 令孩子多說話的四大秘訣丨博士媽媽

撰文:博士媽媽
出版:更新:

【讀者來稿】有時候有些家長說,孩子經常不願說話,把口「撬都撬唔開」。小朋友不說話,最常見原因包括小朋友的語言能力較弱,又或不懂表達。如有此情況,家長可盡快找言語治療師進行評估及協助。除了這個原因外,當小朋友在學說話時因發音不準確而被朋輩或成年人取笑,也會影響到他們說話的信心。

另外,若父母過分管教又或過分呵護,同樣會降低孩子說話的意欲。除此,有些家庭以多國語言溝通,又廣東話又英文又普通話,甚至再多一種外語溝通,小朋友無法適應複雜的語言環境,也會令他們不想說話。孩子不說話,家長又如何令小朋友「開金口」?我試分享一下,四個令孩子多說話的急救方法。

孩子不說話,家長又如何令小朋友「開金口」?(Gettyimages/視覺中國)

(一)家長耐心聆聽孩子心聲

假如小朋友有上述情況,應如何鼓勵小朋友勇於表達?首先,家長不要以敷衍的態度回應小朋友的提問。如果當小朋友願意說話,向家長講述生活趣事,如:「我今天有舉手答問題。」家長只是敷衍答:「哦!係啊!」一句起兩句止,孩子會感受到家長隨便的回答,這會令小朋友不願意與家長傾偈。亦因如此,孩子小時候已不願與父母傾偈,到孩子長大後就更不會願意與父母傾偈。小朋友與家長分享時,也希望家長聆聽。因此為人父母應耐心聆聽孩子的話,給予他們耐性,從而鼓勵小朋友更常表達自己。

(一)家長耐心聆聽孩子心聲。(Gettyimages/視覺中國)

(二)切忌做孩子的「代言人」

小朋友在2至3歲階段,說話或不太流利。如果家長凡事替孩子搶答,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什麼事家長也會代說,孩子表達意欲亦會降低。又或家長為孩子的「代言人」,這會減慢了孩子表達能力的口語發展。所以家長切忌心急,當孩子說話不清楚時,可以透過引導的方式鼓勵他們說話。又或當孩子說話後,家長嘗試將句子擴張,讓孩子說話可以加長句子,明白可以更豐富的句子表達自己,從而有樣學樣,提升表達能力。

(二)切忌做孩子的「代言人」。(Gettyimages/視覺中國)

(三)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

電子科技普及的時代,許多小朋友經常手持智能手機,當他們與他人的社交,往往話題不足。家長應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讓他們增廣見聞,我們不一定要帶孩子去旅行,但多接觸不同的日常生活體驗,也有幫助。如可帶孩子超級市場看看不同物品、到公園了解不同植物、到商場逛街看不同事物,又或帶小朋友做義工等等。當孩子去過一些平時較少到的地方或體驗過平常很少做的事,孩子會更興奮與人分享的體驗,這有助增強他們詞彙表達。

(三)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Gettyimages/視覺中國)

(四)家長身教,別敷衍說話

有些父母自己也甚少說話,這很難要求孩子多說話。許多時家長說話,會成為小朋友的模仿對象。當孩子見到媽媽與爸爸傾偈時,爸爸也只是「哦!哦」簡的回應,小朋友也會學習模仿,孩子或會常說「是但啦」、「嗯」、「好啊」的短句。孩子的表達能力往往與家長說話多寡有關,有些小朋友較文靜,其父母也是比較文靜的。

(四)家長身教,別敷衍說話。(Gettyimages/視覺中國)

當家長發現孩子較沉默、少說話,家長應給予孩子更多耐性,多聆聽,留意其口語表達,身體言語等。終有一日,都能打開孩子的「金口」。

秦蓁博士 Joyce chun(專頁:博士媽媽

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系博士,身兼言語治療師、新加坡卓薈國際幼稚園校監、社企創辦人於一身,育有兩仔一女,愛鑽研孩子成長,常透過小把戲訓練學生及孩子,開設「博士媽媽」facebook專頁,與家長分享育兒心得。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孩子沉默是金 四種令孩子開金口的方法」​】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均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