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健康】BB跑兩跑就累,行路常跌倒?家長須注意是否扁平足!

撰文:媽媽寶寶
出版:更新:

罹患扁平足的幼兒,不僅走路或運動時容易疲累,足弓低下,或是沒有足弓,便容易在行走時跌倒。骨科醫師建議,家長可讓孩子多走路,進行走、跑、跳、蹲等行為,避免跟腱緊縮,預防扁平足。

家長可讓孩子多走路,進行走、跑、跳、蹲等行為,避免跟腱緊縮,預防扁平足。(Gettyimages/視覺中國)

足弓的形成能讓孩子的站立、行走與奔跑都獲得良好的支撐與平衡,反之,扁平足的孩子,因為缺乏平衡的基礎,便容易在行走時跌倒或被絆倒。

台灣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骨科主任葉慶年表示,2歲以下的幼兒因為肌肉韌帶尚未成熟,因此幾乎都是扁平足,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足弓肌肉韌帶逐漸發育完全,只有少部分的幼兒因受到足部刺激不足而形成扁平足。

葉慶年主任表示,從外觀看腳的內側弧線,就是足弓,在行走或奔跑時,足弓可以提供適度的彈力和扭力,並且吸收反作用力,避免腳部承受過多壓力。而扁平足就是足弓低下,或是沒有足弓,缺乏避震功能,走路或運動時容易疲累、疼痛。

葉慶年主任強調,現代的孩子不像早期的孩子,大多蹲在地上玩耍,而現代的孩子,待在家裡大多都是坐著,玩的遊戲也多數靜態的遊戲,導致足部跟腱太緊,不太會蹲,蹲的時候容易重心向後、不穩。

隨著年齡的增長,足弓肌肉韌帶逐漸發育完全,只有少部分的幼兒因受到足部刺激不足而形成扁平足。(Gettyimages/視覺中國)

若是家長想觀察孩子是否有扁平足的問題,可讓孩子雙腳沾濕,踏在地磚上,觀察孩子腳的形狀是否有凹陷,若是內側無凹陷,可能需要進一步評估。但較為肥胖的幼童,雙腳的凹陷通常較不明顯。

扁平足的問題是否與幼兒肥胖有關?葉慶年主任表示,扁平足通常是個體性差異,與肥胖無關。主要與幼時足弓缺乏外在刺激有關。對於家中有扁平足現象的幼童,葉慶年主任建議,家長可多讓孩子走路,進行走、跑、跳、蹲等行為,加強足部肌力及防止跟腱緊縮。觀察一段時間後若仍無改善,可尋求專業醫師診斷,評估是否要進一步治療。

扁平足通常是個體性差異,與肥胖無關。(Gettyimages/視覺中國)

【本文獲「媽媽寶寶」授權轉載,原文:【焦點議題】走跑跳蹲.預防幼兒扁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