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文三語】學英文不需犧牲中文 中大教授:要欣賞孩子活用雙語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本港家長向來重視子女教育,尤其着重培育子女兩文三語的能力。香港中文大學兒童雙語研究中心早前推出全球首個「華裔兒童漢語語料庫」,發布三名在美國出生的華裔兒童幼年時期的中英文發展過程。
負責研究的學者指,即使在缺乏漢語支援的英語社會,兒童仍然能發展出與單語兒童不相伯仲的雙語或三語能力,強調講漢語的能力並不需要犧牲講英語的能力為代價,反之亦然。他們希望香港家長別認為兒童如要學好英語,就要犠牲學習中文,更鼓勵家長多進行親子互動和一些能夠促進和刺激幼兒語言發展的活動。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研究人員將傳統的家庭錄影與網絡視頻電話結合,捕捉到親子互動中使用漢語的畫面,也記錄了成人兒童互動中使用英語的情況。

「華裔兒童漢語語料庫」是中大兒童雙語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成果,記錄了多名在美國出生的華裔兒童幼年時期的中英文發展過程。日前語料庫首先發布三名兒童從1歲7個月到4歲11個月間,從單詞階段到多詞階段的發展過程。他們即使在缺乏漢語支援的英語社會中成長,在家中持續地接受大量來自父母的語言輸入後,仍然能發展出不遜於單語兒童的雙語或三語能力。其中一個家庭除普通話和英語之外還說粵語,這家庭的兒童成功地發展出三語能力,其語言發展階段更與單語兒童幾乎同步。

學習一種語言不需犧牲另一種語言能力

三名兒童為Luna、Avia和Winston,分別有「一境一語」(家中講國語、學校講英語)、「一親一語」(爸爸講英語、媽媽講國語)以及兩種情況的混合(爸爸講國語、媽媽講粵語、學校講英語)。Luna的國語比英語好; Avia的英語就比國語好;Winston就國語、英語和粵語都平均發展。儘管每種語言的發展可能因為孩子的接觸時間長短而有先後,中大大腦與認知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麥子茵教授強調,學習一種語言不需犧牲另一種語言能力為代價。Avia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因為雖然她的國語比英語差,但仍超越一般單語兒童的國語水平。

其中一位接受追蹤研究的兒童-Winston。

現時不少香港家長認為兒童如要學好英語,只得犠牲學習中文的時間,小部份人更完全放棄讓子女學習中文,以便集中時間學習英語。中大兒童雙語研究中心總監葉彩燕教授就指,「我們特別呼籲家長,這樣是不值得以及不需要的,事實上是可以兩者兼得的。」

(YouTube截圖)

Pepper Pig有助孩子學習兩文三語

兩位教授都指出,家長深入了解和謹慎調節每種語言輸入的數量及質素,從而確保每種語言得到頻繁且均衡的輸入,是最為重要的。以Winston的情況為例,Winston的三種語言能力都很平均,因為他的父母會從細節留意每種語言的發展,某種語言能力轉差,就會立即採取行動提升。麥教授認為其中一個方法非常值得香港家長借鏡,「Peppa Pig有3種語言版本,Winston媽媽留意到他哪種語言有退步,就轉去該種語言的版本。看完之後還會跟他用該種語言討論情節、問問題。」這樣可以增加親子互動之餘,還可鼓勵孩子多用某種語言。

+2

一、三、五講粵語 二、四、六講英文

麥教授本身的家庭也是個三語家庭,她的母語為粵語,同時英語能力非常高;夫家和丈夫就是操國語。祖母和爸爸會跟兒子講國語,而麥教授就會跟他講粵語和英文。對於三歲多的兒子Leo,她也跟Winston的媽媽一樣,用緊密觀察的方式協助發展其三語能力。「Leo一歲前只會跟他講粵語,由一歲開始至今我星期一、三、五跟他講粵語;星期二、四、六講英文;星期日就會回顧整個星期的進度而選擇用哪種語言。」她指,一整天跟孩子講同一種語言,才可讓他有一種沉浸在某種語言的感覺;溝通對話上也可以涵蓋到一整天的生活細節,學到語言的日常應用。
 

麥子茵教授及兒子Leo。

另外,她又強調「量」和「質」都需要並重,「有時我好忙,平日講少了其中一種,量方面要補;如果我某天不舒服,整天帶著口罩,發音不清晰,孩子看不到我的嘴形,質素方面也要補。」不過每天用不同語言溝通,孩子會不會覺得奇怪呢?麥教授就指三歲前的孩子沒有這個概念,而Leo至今也沒有反抗,媽媽一開口說什麼語言就會用那種語言回答。但是三歲後孩子會比較清楚知道自己想用什麼語言溝通,那時候麥教授也可能要轉換另一種教學方式。

孩子三文兩語先要父母有條件 

如果家長跟麥教授一樣,英文能力程較高,自己親身教孩子是可行的。但葉教授提醒,如果英文不是家長的母語,可能就要三思,「如果幫孩子扣鈕、傷風感冒等日常瑣事都不懂得怎樣說,要查字典,會延誤了孩子處理語言的速度。」所以如果要跟孩子有高質素的語言溝通,她建議家長選用自己感到最輕而易舉的母語,「母語是你最豐厚重要的資源,為何你不用呢?這對孩子來說是最理想,因為是最自然、最容易掌握的。」

而麥教授亦坦然自己畢竟不是在一個英文環境長大,可能可以在公事上活用英國,但同事跟孩子在生活上應用是完全兩回事,所以她第一年才完全沒有跟孩子以英文溝通,而是用自己的母語─粵語。

背誦是大忌 緊記「Here and now」

作為語言學學者,葉教授最反對的,是用背誦方式教導孩子學習語言。「一味叫孩子背誦並非理想,只是不斷重複,完全沒有理解當中的意思,沒有深層的語言處理。」她建議家長採取「Here and now」的方向,對於孩子語言學習有積極作用,「孩子最能消化的是在同一個空間內看到實物,他能將語言跟實物連繫起來。一些超出他視線範圍的事物,他很難連繫得到的。」

(左起) 麥子茵教授及葉彩燕教授

中英夾雜不是大問題 要欣賞孩子的雙語轉換

孩子學習了多種語言後,最常遇到的問題可能就是「中英夾雜」或者「多語夾雜」。這個情況在語言學上稱為「語際遷移」(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兩位教授均認為這不是個大問題。葉教授指社會上有強烈的反對聲音,是因為他們有所誤解,「人們覺得中英夾雜是因為兩種語言都不夠好才會出現,又認為中英夾雜會導致語文能力愈來愈差。但其實有研究指,如果孩子可以運用兩種語言的資源去溝通,他們比單語孩子更有優勢。」她解釋,中英夾雜其實可以看作兩種語言的互補,因為當一種語言較強,另一種較弱,我們可以用較強的語言作支援。「以Winston為例,他不是被三種語言擾亂,而是他好像有三本不同的字典,可以隨時選用其中一。只要不違反語法規則,不會詞不達意便可。」

另外,除了語言發展,學習多種語言對認知發展和大腦發展都有幫助。葉教授指最新的研究發現,多語發展可以激活孩子大腦不同的部位,強化執行能力,例如專注力、靈活性和創作力,「因為孩子選擇用什麼語言跟什麼人溝通,其實都是一種decision-making。這是單語孩子不需要面對的抉擇。」 所以麥教授指,如果家長看到孩子中英夾雜或者文法次序上有混淆時,不用太擔心孩子學習上出現問題,只需在某種語言上多加練習便可。最重要是要欣賞孩子有運用雙語的能力。

更多文章:【足球女將】無懼曬黑食「波餅」 小學女生的快樂足球夢

+17

《香港01》App,瀏覽更多親子資訊,
立即下載: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