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媽媽】不做小孩的代言人│Natalie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你想去邊度玩呀 ?
我想去·····果度·····滑梯同埋······」
「 XX
公園 ? 定係 YY公園 ?
······有滑梯同埋······」
上次你玩XX公園好開心,應該XX,係咪?

然後小孩一臉呆滯。

這是昨天我在街上目睹兩母子的對話。這一類對話其實十分普遍,就我觀察所見,有很多家長都如上述對話一樣,無法等待孩子自行表達一句說話就給予回應。

【編按:作者為社工媽媽Natalie】

家長常常就在小孩努力說話的過程中,按捺不住做了小孩的代言人。也不只家長,我接觸過的幼稚園老師也很多如此。是因為時間趕忙嗎 ? 是因為情況危急嗎 ? 也不算完全是,有很多次都是在不趕不急的情況下發生的。

是因為什麼原因,成人常常成為小孩的代言人呢 ? 我猜其中一個可能性,是成人忽視了讓小孩有空間完整表達自己的重要性。當小孩「口窒窒」時,為盡快取得當中信息,就自然地將自己的猜測替小孩說出來。

(VCG圖片)

父母代言窒礙小孩發展

小孩還未有語言能力時,我們家長常常要猜測小孩意思,這正常不過。而隨著日月漸進,小孩開始牙牙學語,由單字、詞語、句子、發展到對話,不僅家長為每一個進步而感動,小孩也會為自己的進展而感滿足。

而小孩進展成隨心所欲對話之前,總會有一段口窒窒時期,小人兒常常無法順暢地對話。小孩口窒窒,其實就是小腦袋正在處理大量的信息,找出相應詞彙去表達自己想法。此時,成人的一句代言,就打斷小腦袋的工作,小孩就無法擁有靠自己而成功對話的經驗。而很多時候,猜中還好。猜不中的話,小孩就開始心急而手足無措,對自己發脾氣。更有時候,家長將對話說到完全偏離小孩所想,接著小孩一臉茫然。

還給小孩表達自己的空間吧

當小孩口窒窒時,先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小孩窒下去,因為每一次都是小孩練習的機會。而小孩也就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進步和成功經驗,建立自我的能力感。當然,當小孩的表達真的顯得有相當困難,家長也可按程度逐步提供協助。

我自己的女兒兩歲半,具有自由對話的能力,她能自然地跟我分享對身邊人事的想法,或想起過去的趣事就突然跟我說。她言語發展屬正常或稍快少許,當然不能居功於我,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發展進程,優缺強弱。她的進展不是因我而起,而是相反地說,我們要警覺,小心是我們自己阻礙了小孩的發展。

如果一個小孩,長期生活在不容許學習表達自己的空間,一口窒窒就被代言,這小孩的表現可能卻因此而比原來滯後。所以,沒有什麼好急的時候,就讓孩子慢慢想,慢慢說。說到底,其實也是一種對小孩的尊重。

Natalie (專頁:玩樂才是正經事

媽媽,社工,親職教育工作者,在這裏分享兒童心理發展、親子關係建立,以及親子溝通技巧的知識。皆因心裡蘊藏一個願望──渴望看見我們這一新世代的父母,放棄對孩子催谷、對立角力的教養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信任、尊重、溝通、自省,讓下一代在愛中成長。

更多文章:【新年玩樂】巨型樂高鴻運醒獅跟你拜早年 率先看4大影相位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