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學歷史、再拿畫筆 藝術家庭母女:繪畫是一場突破框框的遊戲
學習繪畫時,你期望能學到甚麼呢?色彩運用?上色技巧?13歲的范雲曦說原來繪畫不只這樣。
雲曦在充滿藝術氣氛的家庭長大,5歲時已贏得捷克利德斯第 39 屆國際兒童美術展「莉迪斯玫瑰獎」,及後亦獲得多個國際繪畫比賽的獎項。「我不覺得輸贏很重要,只是想畫畫,只要有機會畫畫就可以了。」對雲曦來說,繪畫是一場「Think out of the box」(突破思考框架)的遊戲,亦是一個認識世界的機會。
攝影:李欣愉、部份由受訪者提供
繪畫是一場突破框框遊戲
雖然每一個比賽都設有主題,看似充滿局限,但雲曦和媽媽Lilian皆認為亦是一個挑戰:「主題只是一個創作方向,要從這框架尋找突破,才能創作出與別不同的作品。」例如在捷克利德斯國際兒童美術展勝出的畫作,便是以東方水墨風格來繪畫捷克的面貌,媽媽Lilian引述當時評審的評語,指畫作風格與捷克建築配搭新鮮,而且筆觸隨意,擬人化的小屋亦不失童真。
先學歷史,再拿畫筆
要畫出「貼地」的畫作,畫家需要先了解主題,Liliian認為參加有主題性的繪畫活動是學習歷史、人文等課外知識的機會,例如今次受邀為「樂.誼音樂節」中的兒童音樂會《馬可孛羅@威尼斯嘉年華》繪畫宣傳單張插畫,便要先了解元朝時意大利和中國的邦交:「當時的意大利是怎樣呢?馬可孛羅來往兩國時又有什麼故事?威尼斯的衣着又有何特色?這麼多元素,又該選擇哪些?」
最後雲曦為配合音樂會的兒童元素,特別畫了年輕版的馬可孛羅,以及威尼斯整樑、中國飛簷建築,以及駱駝從絲網之路走到中國的背景。「她最近在看三毛的著作《撒哈拉的故事》,可能稍後會創作沙漠的作品呢。」Lilian這樣說。
為女兒尋覓創作空間
去年雲曦在傳統名校就讀中一,熱愛繪畫的她在上視覺藝術課時卻並不享受:「視藝堂的內容頗沉悶,大多都是教素描植物,以平面創作為主,缺乏探索的空間。」Lilian認為學畫除了學色彩、線條和技法,更重要的是開拓眼界、激發創意和自信心,她回憶一次視覺老師叫學生用尺畫直線(非室內設計或建築圖),便決定讓女兒轉校:「即使想把線畫直一點也不應該用尺,傳統學校大多集中在主科,藝術科的發揮空間較少,在雲曦這個年紀應該要多作嘗試、發挖不同玩法,而非單單集中在畫筆畫紙上。如果她不停被老師否定,指她『畫得唔啱』,只會磨滅她的熱情和浪費天份。」
今年雲曦轉到一所採用IB學習制度的國際學校讀九年級,Lilian指學校的藝術學習的自由度很高,雲曦指雖然今年未有視覺藝術課,但多元化的課外活亦讓她十分興趣:「學校的課外活動有電影、數碼設計、時裝設計、寫生,亦看到有同學在造雕塑,老師會介紹不同的藝術家,又鼓勵我們多做前置作業、資料搜集、發挖水彩塑膠彩以外的材料,有很大的探索空間。」
對於未來,雲曦指不一定會成為畫家,但相信會從事與創意設計相關的行業,Lilian表示會為雲曦提供最大的支援,她這麼支持女兒發展藝術,除了珍惜女兒的天份和熱情,亦相信人的腦袋是永不能被取替的,她認為在未來很多工作都可以被人工智能取替,但創意卻不能,即使機械人能作曲,其運作界面、程序亦需由人來設計。「我相信朝藝術、創作發展是對的,至少她將來工作時會開心,活在這時代,我希望她能保持旺盛的創作力,是個思想自由的女生。」
「樂.誼國際音樂節」兒童音樂會:《馬可孛羅@威尼斯嘉年華》
讓大小朋友透過音樂、芭蕾、戲劇漫遊威尼斯假面嘉年華,一眾來自海外及本地的知名音樂家,則會演繹作曲家王宇軒以中、西樂配器改編的新作。年輕舞者陳艾黎及兩位生動活潑的意大利即興喜劇演員亦會加入演出,讓觀眾體驗面具嘉年華的熱鬧氣氛!
日期:11月25日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時間:下午2時半、4時半
購票:https://ticket.urbtix.hk/internet/zh_TW/eventDetail/33305
延伸閱讀
四歲成畫壇神童 七年來謙虛求進 劉見之:畫畫讓我認識世界
不為兒子創作設框架 爸爸:繪畫是一場實驗、應天馬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