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健康|及早教導子女辨別情緒 父母這樣做可防止子女情緒爆發
情緒健康|各位家長,你們是否曾經也遇到過以下的問題,到底如何正確處理子女的負面情緒?在華人社會上,處理情緒是我們特別需要學習的事情,因為當我們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一般習慣告訴自己「唔好唔開心」,導致自己亦會用同樣的方法去安慰他人。然而,身邊的人卻不會因此而得到安慰,如此同時,對方仍然不會懂得如何去處理自己的情緒。到底,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應該要以甚麼的心態去面對?
資料授權:超級奶爸 何基佑 Kay Ho
父母不應制止子女的情緒 反而要讓他們認識情緒
當我們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很多時候都會選擇將情緒埋藏或忽略。然而,忽略情緒並不等於情緒消失。當人們逐漸成長時,兒時所忽略掉的情緒仍然會埋藏在心裹,成為我們的心結。
而不論幼童出現正面或負面情緒時,我們都難以去要求子女立即停止抒發他們當下的情緒,因為情緒反映著人們當刻的感受,不論是成人或是幼童,我們都無法去控制自己的喜怒哀樂。
所以,家長們要學懂和教導幼童如何管理和辨別自己的情緒。幼童仍然處於受父母保護下成長的年紀,因此父母應趁著子女仍在發展階段時,讓他們經歷所有喜怒哀樂的情感,而不是選擇在子女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制止他們發洩。
幫助子女管理情緒 例如為情緒命名
那麼,如何幫助子女管理和辨別自己的情緒?當子女正在經歷不同情緒的時候,父母要懂得為他們的情緒命名。父母可以告訴子女:「我明白你感受到(情緒)。是的,遇到這種情況的確會令人感到(情緒)。」
例如,當子女感受到驚慌、害怕的時候,父母可以對子女當下產生的情緒表示理解,同時可以引導他們思考如何克服眼前的難關。
又或是當子女感到難受、傷心的時候,父母可以嘗試與子女一同思考如何讓自己的心情變好,和他們一起度過這個階段。
因此,其實幼童感受到負面情緒的時候,當中有很多空間可以讓家長和子女一同思考和探索,所以家長不應在孩子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選擇即時應該制止他們或是忽視其情緒,而是可以選擇引導孩子抒發自己的情緒,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當刻的感受。
當子女情緒爆發時應選擇陪伴他們
然而,在情緒爆發的時候,幼童可能會進入了甚麼都聽不入耳的狀態,在這個時候,父母可以成為陪伴的角色,選擇以摸頭或是拍背等動作安慰子女,等待子女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與他們一同商討。
《本文獲超級奶爸 何基佑 Kay Ho授權轉載》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影片題目為「管教|為何不要教孩子控制情緒?|當情緒來臨時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