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情】口述歷史創作比賽 學生以筆書寫上一代社區情懷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因為成長背景不同,難以找到共同話題,年輕人總覺得很難跟長輩聊天。為了鼓勵學生與上一代溝通,香港青年旅舍協會(YHA)舉辦《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 – 美荷樓香港精神學習計劃》第三屆「兩代情」徵文比賽,讓學生訪問上一代的生活故事,並以之創作,藉此了解舊日的屋邨歲月。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於頒獎禮上表示,現今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問題,香港人漸漸變得人情淡薄,是次徵文比賽能讓同學了解上一代的歷史,明白前人的努力,同時喚起兩代之間的溝通交流,促進長幼和諧共融。另外亦有得獎者坦言長大與父親漸漸疏離,今次比賽讓二人重新變得親近。

新建的遊樂場以塑膠為主,高度和難度較低,新一代只能從長輩口中想像昔日的遊樂設施。(高添強照片,受訪者提供)

比賽按組別分成三個主題,分別是小學組的〈公屋遊玩記〉或〈我的父母 / 祖父母 / 外祖父母的童年偶像〉;初中組的〈馬騮架與鐵滑梯〉或〈大家庭.小手工〉,及高中組的〈大城小事.流金歲月〉或〈您們.我們〉。今年比賽反應熱烈,共收到來自約200間學校、近九千份參賽作品。評審指參加者感情真摯,細膩地描寫鐵滑梯、馬騮架、穿膠花、公仔紙等昔日玩意。

(李欣愉攝)

小學組冠軍得獎者楊景恩(小五)選擇的主題是〈公屋遊玩記〉,以彩虹邨及婆婆的兒時生活作創作背景,回憶她從前雖然貧窮但活得快樂,更憂心上一代的歷史會否像地上的跳飛機一樣漸漸褪色。

比賽令父女找到共同話題
初中組冠軍得獎者謝曉銦(中三)分享攝影是她與爸爸的共同興趣,二人愛拿着相機穿梭香港大街小巷拍攝,亦趁機聆聽爸爸沿路分享的童年趣事。她坦言升上中學後,因為功課繁忙、二人想法漸有分歧,加上懶去了解而少了溝通,今次比賽則是個好機會讓她和爸爸找到新話題。但謝曉銦的作品〈馬騮架與鐵滑梯〉寫的卻是父子情。「我是刻意把自己的角色寫成一個兒子,藉以反映昔日重男輕女的文化。」

(水務署圖片)

而高中組冠軍得獎者韓宝莉是中五學生,比起小學組和初中組多了一份少女情懷。她的作品〈大城小事.流金歲月〉記錄了外婆和外公自60年代經歷了制水時期、踏上紅地氈、誕下母親及喪偶的故事,以二人平凡但細水長流的愛情,與現代的速食戀愛來個對比。

在頒獎禮上,各組冠軍得獎者除了分享創作背景,更與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美荷樓舊居民范建強教授即場來一次兩代對話。韓宝莉問范教授在制水時期為了取水,要花多少時間排隊,又是否真的會在樓下大叫關水喉呢?「叫關水喉的不是樓下的人,而是樓上的住戶大叫樓下關水喉。」范教授又回憶當時每四天供水一次,每次四小時,市民都過得辛苦,簡單的分享讓在座的學生或大人都聽得津津有味。

得獎作品欣賞。

左起:范建強教授、高中組冠軍得獎者韓宝莉、初中組冠軍得獎者謝曉銦、小學組冠軍得獎者楊景恩。(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