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陳柏宇:「足」你快高長大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足球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之一,參與門檻亦低,只要一個足球,小小的空間,家長同子女便可以一起享受足球的樂趣,共度親子時光。對小朋友來說,學踢波不單開心好玩,亦能強身健體,鍛煉團隊精神,同時亦可以學習做人道理。
陳柏宇(Jason)的長女陳羿辰(Abi)現時5歲,前幾年的成長階段都受疫情影響。Jason發現,Abi和很多小朋友一樣,在前幾年因社交隔離措施而缺乏與人交流相處的經驗,也錯失了學習情緒調控的機會,踢波正好提供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
參加比賽,小朋友當然想贏,但星級爸爸陳柏宇則認為「輸波不是問題,如果你自問有全力以赴。」鼓勵小朋友比賽竭盡全力,培養「勝不驕,敗不餒」的體育精神比贏過對手更重要。
攝影:鄭子峰

足球有助小朋友建立自信,陳柏宇期望女兒能從中學懂體育精神。

陳柏宇的長女陳羿辰(Abi)活潑好動,參與不少興趣班,包括踢足球。他指,為女兒報讀足球訓練班為培養其團隊精神,讓她在社交方面有更大進步,同時增強體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心智上的發展。Abi的自尊心較強,同時自信心不足,所以總是想贏。「她在家裡與大人玩遊戲,只能贏不能輸,所以大家亦會讓她,以致她甚少面對失敗,亦會因為怕輸而避免參與某些遊戲。」

陳柏宇珍惜親子時光,無論工作如何繁忙,亦會抽空與女兒做運動。

學踢波更學做人 正面教育促進全人發展

小朋友天性好動好玩,於球場上邊跑邊笑,總能享受運動的樂趣。除了追求足球帶來的快樂,陳柏宇期望透過球場中的成敗得失培養女兒的體育精神,裝備她面對往後的人生風浪。他認為,適當的競爭心有助小朋友自我挑戰,但若球賽結果未如人意,並不代表她不夠努力。「快樂足球著重鼓勵,享受過程大於結果。好的要表揚,不好的一起反省,讓她知道大家都看到她的努力,令她更有信心踢下去。」運動路上,勝負從來都不在於對手,而是在於自我進步。透過踢足球這個體驗,Abi漸漸地也能學會安然接納失敗。

「快樂足球」著重鼓勵,享受過程大於結果。

增強社交技巧,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足球是一項受歡迎的運動,只需一個球便可聯繫一眾小朋友。無論是正規的11人足球比賽,還是小型足球隊,都是一個能讓小朋友學習社交技巧的地方。陳柏宇觀察到不少小朋友受疫情影響缺乏運動,加上停課令他們失去透過真實場景學習社交與情緒調控的機會,令相關能力明顯較弱。而足球則能助小朋友快速融入團隊,學習如何與人好好相處,同時也可以成為一道橋樑,拉近家庭成員之間的距離。陳柏宇向來愛錫女兒,尤其珍惜親子時光,無論工作如何繁忙,亦會抽空與女兒做運動,練習足球,更笑言Abi身手敏捷,遺傳了自己的運動細胞。他相信從幼稚園開始讓小朋友接觸足球或其他運動,對他們的身心具正面影響。

「賽馬會學界足球發展計劃」一直致力將啟發和鼓勵為本的訓練模式帶到本地學校,更與曼聯合作,讓參與計劃的學校教師得到獨一無二的足球教練培訓課程。自2013年起,計劃已吸引逾150間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大專院校參與,為超過5,200名教練、老師、學生及家長提供足球培訓及指導。去年,計劃首次邀請幼稚園加入成為夥伴學校,期望將「快樂足球」這套理念帶到幼稚園,讓小朋友更早接觸足球,以提升本地學童的體能、心智及社交能力。

(資料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