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颱風百年紀念郵票設計者殷家樑 追尋人與自然的共生關係

撰文:麥婉婷
出版:更新:

8號風球,除了不用返工,或許也會帶來紀念日。
風球「苗柏」早陣子掠過香港,料不到殷家樑(Kallen)設計的「數字颱風信號百周年」紀念郵票在翌日開售。
這湊合令本已因美而觸目的郵票更受關注,還意外地呼應Kallen的生活領悟:人與自然,關係相互。
再想深一層,「自然」除了是Kallen作品的背後意涵,他亦因「自然」變得明亮。
圖片:龔嘉盛攝、作品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颱風紀百周年念郵票(政府新聞處)

自然緣起

當與殷家樑說起攝影,斯斯文文的外觀也藏不了對影像、藝術與創作的熱情。

Kallen本是平面設計師,曾在倫敦中央聖馬丁設計學院及紐約帕森設計學院修讀設計,後在紐約和阿姆斯特丹擔當設計和藝術指導工作。經歷了五、六年工作時光,終對設計的「喧囂」感到不能再糾纏下去——無論是替客人設計網頁或刊物,也尤如經歷一場角力賽,各有堅持。

《光暗間》2017

「有時,我也會問自己在做什麼。」Kallen續說。話雖如此,這令他意識到不能再繼續忽視自己的聲音,而累積的妥協沒有磨平他個人創作的意向,只是要找出口實踐「做自己的『事』」。

為香港郵政《數字颱風信號百周年》郵品設計時,Kallen坦然面對很多「商議」,也有妥協。
《観音Kwanon》 2015

然而,Kallen初初也不是純粹以做藝術品的角度切入做作品,只是重新學習各種能承載想法的載體和媒介,探索說話的方式、不會局限使用一種媒介去表達一件事情。

就像藝術裝置作品《觀音Kwanon》,他將兩部在上世紀由不同廠牌但同以《觀音》命名的相機連成一體,並將之架在攝影腳架上,再在相機共同體上置放觀音肖像去表達這件簡單且藏有歷史,象徵一種對宗教信仰的虔誠命名故事,亦不經意透過那三腳架築起莊嚴清淨之感。

無論觀眾能否親身到現場感受這藝術裝置,其實單是透過紀錄藝術裝置的圖片紀錄,也會感受到《觀音Kwanon》的神聖。至於究竟這作品是紀念、歌頌、欣賞或只是想表達相機命名的事,沒有既定的詮釋,也不是總結,重點是當下觀眾有沒有心去感受和發掘背後的故事。

「我的創作目標,正是想勾起思考,特別是攝影。」Kallen說。

Kallen也會因應場地作出不同的場地設置或陳列作品的方式,在《連洲國際攝影年展》,就《無來去》的作品,他便在前方置放板凳邀請訪客坐下,在影像前靜下來閱讀作品。

某次,他不經意到訪京都,湊巧看到一場令他產生衝動想做作品的攝影展,結識了一些人、看過一些書、聆聽自己的聲音、探索及收集「生活」與「自然」、思考並練習拍照,然後參加比賽,最後獲得京都《國際寫真祭KG+ AWARD》的年度大獎,這一切也是順應自然。

順應自然

《自然節奏Rhythm of Nature》2016

他的《自然節奏》系列,一幀幀洋溢生命力的掃帚硬照,讓人不禁懷疑那些形狀美態是經過修飾,但原來那些掃帚全部都是在最自然的狀態下被攝下,這系列作品始於2014年,Kallen開始將從各地搜集回來的掃帚,透過影像呈現由工匠手藝運用植物製成生活工具的美。

「傳統、大自然、工藝與人的生活是一種相互的關係。」Kallen說。

Kallen為《光暗間 Bewteen the Light and Darkness》旅居日本半年,更找來日本木匠製作Camera Obscura(暗箱)攝下不一樣的影像。

雖然手造或機製的植物掃把還能在街頭巷尾發現其蹤跡,但現代人大多已忘記這種富靈性的工藝,反而日本在這方面便仍然留有敬意。日本人的和紙、陶器、漆器、木器、天然染、天然紡織等,除了是生活上工具、其生產方式,也受世界各地的人尊重當中「訴說著人與自然相互平衡」的細節,這正是我們現今社會輕易「錯失的」的價值觀。難怪《自然節奏》令Kallen成為2016年《國際寫真祭 KG+ AWARD》年度大獎得獎人,更是首位與Kyotographie展覽場館作個展的香港視覺藝術家。

承接對工藝、自然的尊重,Kallen在近期就創作《光暗間 Bewteen the Light and Darkness》時便旅居京都半年,尋訪不同職人,並跟他們一起生活,好好了解這些被攝工藝家的日常。在他的觀察,日本工藝職人並不只是做着刻板、枯燥的工作,代代相傳的工藝不只是為傳承,而是職人大多也是自願的窮一生追求一種不只是形態,還有匠心留下的「美」。這同樣貫穿Kallen做作品的初心——也是執着一種創作的「靈光」和「神韻」。

《光暗間 Bewteen the Light and Darkness》2017

不論「靈光」或「神韻」,並不意味故弄玄虛、高深莫測或正經百八的藝術解讀,最簡單不過就如德國哲學家Walter Benjamin為靈光在艱澀學術論文下留下的平白註釋:「什麼是『靈光』?靜歇在夏日正午,延着地平線那方山的弧線,或順著投影在觀者身上的一節樹枝,直到「此時此刻」成為顯象的一部份——這就是在呼吸那遠山、那樹枝的靈光。」

記下日本文化多種的內容的《光暗間 Bewteen the Light and Darkness》,有抽象的、具象的,由純粹的質感、大自然與人的互動,到職人的工具和生活種種,但同是坦白的呈現物件、工藝與自然,有難懂仍有影明的「靈光」,並在3月首次Kyotographie京都國際寫真祭的《無名舍》町屋內作展,為了不打破町屋本身靜如禪室的氛圍,Kallen更選擇不用相框、以融入的方式置放作品,讓人體驗「自然」的情懷。

《光暗間 Bewteen the Light and Darkness》2017
《光暗間 Bewteen the Light and Darkness》2017

維持平衡

「忽略攝影的人,才是文盲。」早在1920年代,匈牙術藝術家Moholy-Nagy已提到:"Anyone who fails to understand photography will be one of the illiterates of the future.",這就像是一席箴言預示了現在攝影與人們生活之間的關係,又像是總結了Kallen給人的感覺。閱讀他的作品並不難,但也需要一種視覺的知性才感體悟更多。

《光暗間 Bewteen the Light and Darkness》2017

在日常生活眼見的圖像、影像,甚至由個人以至媒體生產的視覺東西,誇張點說,數量多至總是令人無法沉澱影像意義,特別是在螢光幕前的那虛擬的圖像,總是連繫著下一張「虛擬」,又正契合了Walter Benjamin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就靈光因第二層意義的分析:「靈光」已然從「大量生產」、「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消失,作品缺乏本真性(Authenticity)——獨一無二(Uniqueness)與此地此刻(Presence)的崇高的永恆價值(Eternal value)。不是一面倒地誇讚Kallen的作品,但透過其作品,總是能感受自然的靈光。

《光暗間 Bewteen the Light and Darkness》2017

「我父親也說不明白我的攝影,但他喜歡颱風郵票。」Kallen語帶一絲絲激動說起,但他深明做設計要懂得平衝,就如他也有Instagram專頁,也會拍Snapshot。攝影,其實「視乎攝影的意圖」,但他仍然在乎較少人追求的「自然」靈光。

《光暗間 Bewteen the Light and Darkness》2017
《自然節奏Rhythm of Nature》2016

殷家樑 Kallen Yan
殷家樑先後在倫敦中央聖馬丁設計學院及紐約帕森設計學院修讀設計,期後於2004成立個人工作室Office of Yan Kallen,並在紐約和阿姆斯特丹開始了他的藝術指導職業生涯。自2009年開始藝術創作,作品曾於首爾,悉尼,京都及香港展出。2016年在京都國際寫真祭獲得KG+ AWARD年度大獎,亦曾入選2012年香港當代藝術獎、2013年香港攝影集比賽及PhotoLucida Critical Mass 2015。

www.yankall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