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一生提倡人文主義精神 為香港文化帶來什麼影響?|開卷樂

撰文:開卷樂
出版:更新:

唐君毅這個名字,或許大家最初認識他,就是來自當年高考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的範文《與青年談中國文化》。唐君毅一生致力提倡「人文主義」精神,對香港文化帶來深遠影響。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講師趙敬邦整理了唐君毅的藏書,與及其哲學思想,寫成《唐君毅與香港》,讓大家深入認識唐君毅的思想理念,與及他與香港的羈絆。
文:香港電台開卷樂|原題:《唐君毅與香港》-文化思想力量直接改變靈魂

唐君毅(資料圖片)

唐君毅祖籍四川,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哲學系,曾任江南大學教務長等職。唐君毅成長時正值中國新文化運動,他對全盤否定中國文化有所保留。他不接受否定人心存在的唯物思想,並認為傳統中國文化正好為「仁心」作出合理解釋。1949年初,廣州華僑大學校長王淑陶邀請錢穆與唐君毅到廣州講學,二人遷往廣州,,後來移居香港,並與香港結下不解之緣。《唐君毅與香港》全書分為三章:「一場在港的文化運動」、「哲人的香港足跡」、「留給香港的遺產」,講述了唐君毅在港推動人文主義的事跡,以致過程中與當時教育觀念的衝突,並記錄了他在香港留下的足跡。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馮傑、鄭政恆、黃怡、鄒芷茵、唐睿主持,逢週六晚上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唐君毅強調「返本開新」,重視中國哲學傳統,但拼棄不合時宜的觀念,尋找適用於現在的概念,終歸目的是為了成就更好的人。因此,教育為唐君毅所重視。他致力在港辦學,及後更獲錢穆邀請,與張丕介等人成立「新亞書院」,以中國宋代書院的私人辦學理念,幫助學生培養健全的人格。「人」才是教育目的,傳授知識只是達到此目的的手段,這也就是唐君毅所著重的「人文主義」。唐君毅認為,老師不單講書授課,更是學生的榜樣,師生相處極為重要,老師在課堂以外亦會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因此老師就如燈塔一樣,要先做好自己,再為他人行進照亮方向。

牟宗三、唐君毅及國學大師錢穆等人在香港辦學興教,就是利用香港容納多元文化獨特背景展開一場熱血的文化沙龍。(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官方網頁圖片)

唐君毅初時認為香港只是暫留之所,後來他卻告誡學生,不要視香港為客居之地,反而應用所知所學令香港社會進步。晚年他甚至認為自己來港,是為中國留下文化種子。作者趙敬邦指,唐君毅隨居港時間增加,由當初輕視香港能起到的文化作用,轉變為對香港抱有極大期望。誠如余英時晚年言:「1949年到今天,整整六十年來香港的文化面貌所起的重大的變化,而這個變化裡面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唐君毅先生。」

唐君毅對文化影響尤其深遠,他曾寄語香港須努力從事文化建設,才可以克服未來困境,「從長時期看,文化思想的力量,必然超過現實政治權力。政治的力量,只能改變人的身體,文化思想的力量則直接改變人的靈魂,以旋乾轉坤。」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