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延伸閱讀|在路蘭前 他人如何演繹原子彈發明故事?

撰文:梁嘉欣
出版:更新:

【奧本海默/Oppenheimer/路蘭/傳記/話劇】芭比以外,這個暑期檔討論度最高的電影大概便是大導演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自編自導《奧本海默》(Oppenheimer)。電影深度探討「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從早年學生時代到失權殞落數十年故事,將影響世界歷史的「曼哈頓計劃」搬到觀眾眼前,同時透過不同敘述脈絡,充分展示奧本海默當時所面臨道德掙扎。

電影涉及大量著名科學家以及政治人物,且穿插不同歷史事件。對於不熟悉歷史背景的觀眾來說,延伸閱讀以及播放清單便可能讓觀影體驗錦上添花。不論你已看過電影,抑或是準備入場前預習,不妨看看路蘭以外,其他人是如何演繹原子彈發明故事。

傳記《奧本海默》

書名:奧本海默
作者: 凱.柏德, 馬丁.薛文
譯者: 林鶯
出版社:時報出版

首先當然不得不提及電影原材料——即是由兩位歷史學家花上25年完成的長篇巨著《奧本海默》(American Prometheus: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 Robert Oppenheimer),傳記足足有40個章節,中文版長達1136頁,可以說是目前最詳細奧本海默專著,2006年獲得普立茲獎。路蘭在紐約時報訪談中提到,自己一直都想講述原子彈之父故事,但未找到合適時機,正是這本《奧本海默》讓他獲得製作電影的信心,並以此作為劇本根據。

奧本海默在愛因斯坦逝世後,發表演說表達愛因斯坦不應為原子彈的出現而自責。(LIFE IG圖片)

比起三小時電影,書本可以明顯容納更多細節。在英文標題中,兩位作者將奧本海默比喻作為人類竊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正是對這位科學家最好描述。他們收集了多達5萬頁信件、錄音筆錄、日記、秘密文件等資料,訪問近100位奧本海默朋友、親戚和同事,從其在紐約上西區童年,到一九六七年因癌症去世,為這位傳奇人物留下入木三分肖像。

《奧本海默》講述研發原子彈的美國物理學家奧本海默的生平。(劇照)

若讀者已看過路蘭電影,更可以將電影和史實對照,看看導演作出了什麼改動。譬如奧本海默並沒有將最初原子彈計算結果交給愛恩斯坦重新計算,而是另有其人;而在試爆期間,奧本海默是否說了最著名的《博伽梵歌》節錄句子:「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就交由讀者自行發掘了。

《原子城女孩》書封(博客來)

書名:原子城女孩: 曼哈頓計劃, 終結二次大戰的關鍵女性
作者:戴妮絲.奇藍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除了上述《奧本海默》,市面上亦有不少有關其生平以及「曼哈頓行動」書籍。作為電影補充資料,筆者則想特別推薦這本《原子城女孩》(The Girls of Atomic City)。

奧本海默在加州柏克萊大學擔任教授時,與柏克萊一位文學教授的女兒、於醫學院就讀的學生珍塔洛克相戀。(《奧本海默》電影劇照)

為了研究原子彈,奧本海默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沙漠中Los Alamos建設了祕密城市,數萬人在這裡進行絕密工作,其中不少是年輕女孩。大部分有關「曼哈頓計劃」的論述都集中描繪奧本海默,以及其身邊其他男性同事工作成果;在路蘭電影中,對女性角色描繪亦集中於她們與奧本海默之間感情瓜葛。

實際上,Los Alamos當時得以運行離不開由女性擔任的工廠工人、祕書與底層科學人員。作者深入研究女性在「曼哈頓計劃」所擔任角色和貢獻,為二次世界大戰關鍵時刻帶來女性視角。

片名:原爆之日
導演:Jon H. Else

回到奧本海默本身,路蘭電影後半多是講述奧本海默如何面對自己的科學成果。若是對這一部分感興趣,那不妨回顧1980年奧斯卡提名紀錄片《原爆之日》(The Day After Trinity),影片主要圍繞奧本海默在「三位一體」(Trinity)試爆後心路歷程,包含其本人訪談片段,為珍貴歷史資料。

名稱:Oppenheimer
導演:Barry Davis

若讀者對奧本海默與共產黨聯繫有興趣,則可以觀看BBC迷你影集《Oppenheimer》。劇集集中描寫「曼哈頓計劃」,奧本海默如何逐漸失權的故事。在一共七集,目前在Youtube上有全套劇集。

劇名:Doctor Atomic
作曲:John Adams
編劇: Peter Sellars

在各種奧本海默題材改編作品中,最意料之外的,可能則是普利茲得獎作曲家John Adams2005年歌劇《Doctor Atomic》。劇目大部分內容圍繞「三位一體」試爆前緊張時日,劇目廣受好評,甚至數次重演。目前歌劇官方攝錄版本可以在串流平台觀看,而原聲帶亦能在Spotify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