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推廣中國盆景藝術為己任——香港盆景家的《些子往事》|開卷樂
盆景源於中國,但其英語「Bonsai」卻是來自日語「盆栽」一詞。上世紀五十年代,盆景藝術由日本傳至歐美,隨即吸引不少園藝愛好者。然而當時國際盆景界普遍只知日本,對中國盆景藝術相當陌生。時至今天,中國別樹一格的盆景藝術得以於國際舞台發亮,香港盆景家扮演著重要角色。
文:香港電台開卷樂|題:以推廣中國盆景藝術為己任——香港盆景家的《些子往事》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馮傑主持,逢週六晚上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香港盆景文化發展研究不多,相關歷史陷入散佚的危機,《些子往事:香港的盆景藝術與文化史》的兩位作者: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副研究員何頌衡及歷史系教學助理何芷穎,期望記錄香港盆景歷史的發展脈絡,「通過爬梳各種史料,發掘過去香港盆景的些子往事,我們可以肯定:要了解中國甚至世界盆景藝術的發展,香港是不能遺忘的。」
香港浸會大學的「文農學圃」,由著名盆景家、永隆銀行創辦人伍宜孫捐贈,何頌衡說伍宜孫很早便覺察到,世界只以日式盆景為學習對象,對中國盆景欠缺認識。當時中國正值文化大革命時期,阻礙了盆景藝術的發展,因此伍宜孫出心出力,向西方推廣中國盆景藝術,「其實華盛頓國家樹木園內也有一個『文農學圃』,那些盆景亦是由伍宜孫先生送贈的。」
伍宜孫出身於嶺南盆景世家,自小耳濡目染,掌握製作盆景之法。七十年代,他將自己一生對盆景藝術的知識及心得集結成書,以中英雙語形式出版,再分送予世界各大學、圖書館及園藝學會等,務求把中國的盆景文化,帶到西方的視野,影響深遠。
何頌衡又提到,香港盆景大師黃基棉以及青松觀道長侯寶垣,同樣對中國盆景藝術推廣至海外有重要貢獻,前者以獨特方式打造附石盆景,廣為海外盆景界所熟知;後者將青松觀打造成優美園林,不少愛好者慕名而至。
《些子往事》一書中,是這樣形容的:「香港盆景家皆以無私之心,積極以推廣盆景文化為己任,不作掩飾地把自己的知識分享,只求拋磚引玉。如伍宜孫般,把盆景捐贈於各地植物園及大學,使其盆景藝術能傳承下去,讓國人及世人欣賞,其心之高尚,莫不教人衷心敬佩。」
然而,書中亦帶出一個問題:有別於其他藝術品,盆景涉及具有生命的樹木,必須定時打理修剪,因此必須將盆景家的創作理念及手法傳承,惟目前香港有相關知識的人才不多。何芷穎建議,對盆景有興趣的市民可以先從觀賞開始,培養相關興趣,再去進修相關課程,「青松觀每年四月仍有盆景展覽,這個傳統源於1980年代,維持至今,大家可以去看看。」
盆景今天在香港算不上常見,但兩位作者再三強調,浸大「文農學圃」、上水「石苑」及屯門青松觀,仍放置了不少盆景作品。看到這裏,你又會否抓緊機會,到上址走一走,欣賞這些珍貴的文化瑰寶?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開卷樂其他文章:盆景和香港歷史息息相關?《些子往事》從石苑回顧香港】
【開卷樂其他文章:以文學帶出倫理議題——人類有權掌握動物的生存權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