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蒲人生・我在緬甸農村的二三事(2)】生命追求在於懂得奉獻
月前聯合國曾經發表過一次《全球幸福指數報告》,指香港排名全球第75位,是亞洲主要地區中感到最不幸福的地區。
作為地球上數一數二的富裕城市,這張成績表卻證明了物慾豐足與心靈的幸福根本無直接關係;小確幸的滿足,離我們很遠。
適逢本地慈善組織點滴是生命計劃將於本年12月舉行的《點滴善行在緬甸》接受公眾報名,徒步遊歷緬甸農村與城鎮,及為當地一所貧窮村落的學校籌款和做義工等;
筆者有幸率先為這次行程探路,假如你認為這是場單向的施恩善行,事實剛剛相反 ─ 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充滿無力感,麻痺的心靈卻在歷程間被洗滌,受助的,原來是自己。
攝影:曾柏熊
故事開始之前,先考考大家:緬甸無論城鎮、農村,很多建築物,甚至平日人煙稀少的山路上,路邊角落偶爾可見到類似圖中的陶壺,無人看管地放在一旁,但整潔的枱面,卻明顯看到有人定期打理的痕跡,各位想到它們的用途嗎?
成長於香港這個全球數一數二的已發展地區,大城市的生活令我們習慣了很多以為「必然」的事情,舉個簡單的例子:清潔的食水,即使是貧窮的香港家庭,生活條件再有限都好,只要輕輕扭開家庭或社區的水龍頭,就能取得彷似源源不絕的清潔食水。然而,這真的是必然的嗎?
生活沒有必然 點滴盡是生命
水一直都被喻為是「生命的基本」元素,根據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的報告指出,全球近20億人口使用受污染的水源,面臨霍亂、痢疾、傷寒和脊灰等疾病的危險,每年造成超過50萬人因飲用污水而腹瀉死亡;即使是被指水源污染的東江水,正常經過香港相關部門的過濾處理後,我們總不用擔心多喝兩口後會中毒而死。只是,香港卻在近十年間浪費了達十一億立方米可安全飲用的東江水,實在是一大諷刺。
水污染是個問題,但更嚴重的,就是連水都沒有!2015年緬甸及巴基斯坦發生水災,逾180萬人受災,數十萬畝稻田被洪水淹沒;兩年過去,極端天氣完全無法預防,緬甸當局於今年3月又向外宣布,該國各省邦地區共87個城鎮、504條村落正面臨旱災和缺水的問題,每一次都是見證大自然的殘酷。事實上人類歷史上一直都在跟水資源「搏鬥」,就算現在也一樣,每一滴水對世界上很多人來說從來都得來不易,沒有事情是必然的,我們不用面對,純粹是我們幸運而已。對緬甸農村生活的人來說,他們的環境卻「現實」得多,為了生存,必須真正於生活中貫徹「未雨綢繆」的道理。我們由Kalaw出發,經過La Maine、Hti Thein等農村往Inle Lake的路途上,由於這些農村皆位處偏遠,絕大部分皆無任何水利設施覆蓋,為了有水可用,家家戶戶的屋外總會建有一個圓型的大水池,平日儲起雨水,即使在旱季之時,都可供應日常飲用、煮食、清潔、洗澡等等用途,在這樣一個經常面對乾旱的環境下,每一滴水都非常珍貴,也絕非必然。
「千里送水」 物輕情義重
得到多少與願意分享多少,中間有必須關係嗎?2015年英國慈善援助基金會(CAF)曾經作出一次調查,根據統計過去一個月內曾作出過捐款或義務工作等等的比例,得出一個「世界奉獻指數」,結果位列全球最樂善好施國家第一位的,正正是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僅第143位的緬甸。報告指出,92%緬甸人曾在調查時限內捐款,50%人更會抽時間作義工;相反,號稱當今GDP第二大國的中國,「世界奉獻指數」卻排名倒數第二。
回想這次旅途中,接觸到的緬甸人都不算熱情,然而這種默默奉獻的情懷,卻可由他們的生活細節中體會。還記得文章開始之時向大家提問關於陶壺用途的問題嗎?這些從城鎮Kalaw和各條農村家家戶戶門外,以至山路上的一角都經常可見的陶壺,其實都是用作盛放清水的容器。正因為經常缺水的緬甸人都明白食水的珍貴,將心比心,自然更明白別人缺水的艱苦,於是他們都會在家門外放置這些盛放清水的陶壺,讓路過而有需要的行人享用,成為緬甸的文化與宗教傳統,平日禮佛,亦會以供水代替燒香,以示將最珍貴的事物作為日常生活的奉獻。即使在山路中遇有跟村莊距離不近的陶壺,亦總是看到它們整潔地置於路旁,全因村民會不定期地自發地前往補充水源,沒有任何組織管理,完全依據村民間的默契和善心運作。水對香港人來說或許不屑一顧,更輕易地不斷的浪費;緬甸農民對水雖然相對緊拙,卻更懂得分享的意義,看在習慣了貪婪與不斷苛索的我們眼中,除了慚愧,仍是慚愧。
生活就只有「逐利」的選項?
緬甸人樂善好施,不在於本身擁有多少,而是當自己本身資源也有限時,仍會將所擁有的珍貴資源拿出來與別人分享,彷彿看透了生命的幸福與否跟擁有多少身外物並無直接關係,事實上細心觀察緬甸的農村規劃,同樣可以反映出這種生活態度。緬甸是一個佛教國家,雖然國內擁有過百個各有自己語言的民族,但89%人都相信佛教,且並非淺薄的信仰,而是根深柢固的宗教價錢觀。走過Taunggyi Township山區的過程間,可看到幾乎所有農村都有一座修道院,並總是每條村中最華麗的建築物,村內幾十至百餘「Novis」(20歲以下的男童和尚)就在當中過着刻苦的修煉;緬甸人一生中都一定會有出家的機會,通常在6至7歲間,父母會安排兒子嘗試出家,先試7日左右,然後才決定是否繼續這種修行,當然,即使當了和尚,依然可按自己的要求決定還俗與否,像我們的行山導遊Thet Naing般,他的人生中共3次出家,每當生活遇上困惑,或者對工作感到疲累,無力感太重時,他便會出家追求自我心靈的洗滌,每天一早起床鑽研和思考佛理,中午過後便不再進食,生活雖然刻苦簡樸,反而能夠讓疲累的心靈重新「充電」,某程度上都是一種緬甸版本的「work life balance」。
或許在部分人眼中,這種不論貧富也要追求物質以外精神富足的生活,會被視之為東南亞人「太懶」的證據,事實真的如此嗎?在動輒幾個小時的行山旅途中,總會有用不盡的聊天時間,導遊Thet Naing曾跟我們分享了他對生活的看法,他說自己曾經到大城市擔任修建屋頂的工作,的確能夠賺取不俗的收入,然而日復一日不斷像機械般勞動,令他感到生活毫無意義,而且非常艱苦,於是他在6年前決定辭去這份工作,回到家鄉Kalaw自學英語,擔任外國遊客登山時的嚮導,向來自四方八面的客人分享、介紹家鄉的自然風貌。然而這份工作亦非穩定,長達半年的旱季期間,遊客稀少,月入約$600美元的日子大約只有6個月,其餘時間基本上都難以以之為生。
「那麼你在淡季的半年間做什麼?」
「什麼都不做了,還給自己一個假期,跟女朋友拍拖遊玩,盡情享受生命就是了。」Thet Naing一邊解說,神情表現得輕鬆豁達。即使同樣面對近年緬甸因地價暴漲,導致很多平民買不起城鎮土地建屋的問題,他依然保持樂觀,貫徹這種「work life balance」的生活態度,今朝有酒今朝醉嗎?最少他有勇氣這樣實踐,賺夠了便盡情享樂,花光後再回到工作崗位,生活未必穩定,卻活得自在又開心。相比之下,上周香港發生了一宗悲劇,一名25歲青年選擇輕生,全因為感到每天返工放工生活枯燥,人生別無意義……想深一層,這種香港人總是不斷歌頌永無休止的「獅子山精神」,以全球工時最長、生產力最高城市而驕傲的心態,真的值得我們視為金科玉律地崇拜嗎?
《點滴善行在緬甸》
日期:2017年12月22至31日
團費:港幣$18,000(最後繳交日期:2017年11月3日)
最低籌款額:港幣$6,500(最後繳交日期:2017年12月15日)
名額:30人(若超過30人,將列作後備)
截止報名日期:2017年11月3日
詳情網站:https://adropoflife.org/tw/charity-tours/2017-myan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