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譯名有段故 細說香港中區街道命名法則認識香港百年發展史
【藝文編按】香港不少街道名稱已有百多年歷史,特別香港島在香港發展初期具有重要地位,故中區街道的名稱有著許多有趣典故和歷史。本文摘自三聯書店《香港中區街道故事》的前言部分,主要介紹香港中區不同街道背後的命名故事,分別從中、英譯名和俗名中追溯香港舊日的地方歷史,從地道的街坊傳說了解香港。
香港街道的名稱看似雜亂無章,其實它們都各有起因,而且離不開「地名學」的範疇因此,研究起香港街道命名的由來,少不免觸及許多關於香港歷史的故事和街坊傳說查中國各大城市的街道,亦有一套命名的法則。 有些街道人名命名,有些街道以官衙所在地命名,有的街道名稱源於古代城門的位置,有的則冠以花草樹木的名字。 其中,也有不少街道是用吉祥句,或以其所在範圍內最特出的行業名稱命之。 在香港同樣有自己的街道命名法則,只因這裡是華洋雜處之地,一些街道也許先有英文名字而後才有中文譯名,但由於不同的年代或各異的社會背景,加上譯者的翻譯水平有所差別,遂出現了好些近似的街道名稱。 舉例說,港島中區既有文咸街,又有般咸道(曾一度被稱為「般含道」);「文咸」和「般咸」,實際上是同一人的名字,只不過是異譯,才會有一字之差罷了。 至於那位既稱「文咸」又稱「般咸」的人,正是香港第三任總督,他精通中文並給自己擬了一個很中國化的名字 - 文翰,可是香港早期的翻譯人員卻未有留意,才把本來謂之「文翰」的兩條街道,先後譯與此有出入的不同街名:
香港一些街道除了在路牌上標明正式的路名外,亦有被坊眾慣稱的俗名。 街道的俗名亦即街道的綽號,是人們於日常生活中有見及該處的某種特徵或現象而賜給它的。 類似情況,在世界各大城市都有,香港也不例外,譬如本書提及的「二奶巷」,「紅毛嬌街」,「長命斜」和「南北行街」等等,均為香港中區部分街道的俗稱。 街道的俗名與正式名稱一樣都有其來源。 如果我們找到這個源頭,街名產生的來龍去脈不但一目瞭然,而且個中的內涵或有關掌故,當能令人發出會心微笑。
書名:香港中區街道故事
作者:魯金
出版社:三聯書店
香港早期若干街道,是由該處發展商命名的,這點希望讀者研究時加以留意香港昔日的建築物,主要仗磚瓦木石等材料建造。 至於樓宇的形式,則因發展商,業主和租客大多是中國人,而自然地帶有中國村屋的風格。 其時,樓宇的高度一般不會超過三層(多為兩層高的房屋),發展商必須購入大幅土地,興建數以十幢計的屋宇,並且將之售出才易謀利。 由於在同一地方同時建造多幢房屋,便需要撥出通道以利於住客進出,這便形成所謂私家街道。 既然這類街道屬於發展商的私有土地,那末由發展商命名是合乎情理的,而發展商通常愛用吉祥字句作為私家街的名稱。 經過百年多變遷,香港有些私家街道內的樓宇已更易業權並改建成層數較多的大廈,原來的私家街道亦漸被政府收回。 今天,我們很可能從表面上誤以為這些街道的名稱是由政府命名的。 事實上,假如不尋根問底,追溯地方歷史,便很難將之查考出來。
香港有些街道是用華人名字命名的,但香港上流社會中的華人都有一個英文名字,因此,以這階層華人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往往使人以為其中人物是一位英國人。 像這類街名,書中亦有介紹。
(本文獲三聯書店授權轉載,為閱讀需要,部分擷取內容有些許調整。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