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活動2022|打造深水埗成可持續社區 設計思維帶來全新角度?
談起設計,總讓人想起各種美輪美奐的服裝、傢俬、建築等等,但設計的價值當然遠不止於此。設計營商周城區活動迎來第五屆,這次將圍繞深水埗、荃灣、土瓜灣、西貢、中環、香港仔和北角七個城區進行一系列活動,為大眾展示設計不同面向,同時探索發展設計集群和創意經濟的可能性。這次我們請來香港設計中心主席嚴志明教授,以及城區活動項目策劃人林美華(Sam)為我們講解活動意念。
文:尚善|攝:黃寶瑩
望活動「編織」社區
設計營商周BODW由香港設計中心自2002年開始舉辦,主要是會議、論壇性質,一直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近年則以直播形式透過電視和網上平台等實時播放。根據主辦單位觀察,過往多是設計師或行業相關人士進場,難以接觸普羅大眾。幾年前他們開始思考主場館以外更多可能性,後來延伸出城區活動以起動全城設計和創意。Sam和我們分享活動靈感源自意大利的米蘭設計周,既有主場地會議,同時進行許多周邊活動,「以設計連結社會各界、商業與創意社群,讓設計師、品牌及公眾一同參與設計活動,是我們計劃的主要目標。」來到今年,「設計營商周城區活動」來到第五屆,將承接香港設計中心20周年大主題,探討如何以「設計.構建可持續社區」。
「可持續性」概念不止包含於活動內容當中,實際上,活動形式本身便是為了「可持續」而設計。嚴教授表示:「我們人手不多,而香港有足足十八區。要活動可持續,就需要讓他人理解我們理念,延伸出不同活動。」他們希望能擔任促進者角色,讓不同群組將來自發舉行設計相關活動。「我認為現時米蘭設計周籌辦者已經沒有再統籌主場館以外其他活動,那個星期米蘭人流量大眾所周知,讓不少機構自發舉行各種活動。」
我們希望能讓大家都認識到何為設計、知道設計能夠創造什麼價值,往後五年、十年,即使沒有我們參與,依然有不同設計活動出現。
Sam形容香港設計中心像一名「織衣人」:「我們組織活動時涉及一個名為『大量交織』(Massive Weaving)的概念,意思是如像織衣一般,將不同群體穿針引線。一個設計生態內,除了設計師以外,還有學生、學校、NGO、老人團體、本地居民、少數民族群體、政府團體等各種持份者,我們便將他們編織成一個整體。人人都想做創新,但通常不知如何踏出第一步,所以我們先領著大家走一段路,大家可能後來會意識到事情實際上也並沒有那麼難。」
將深水埗打造成設計區域
他們留意到不少大城市都有一些設計區域,而創意經濟(Creative Economy)亦推動不少國家經濟發展。嚴教授認為英國便是很好的例子,當地GDP佔額最大行業不是金融,而是創意產業:「像是倫敦西區音樂劇,劇作家以外,參與製作人員有很多,涉及人群很廣,整個周邊經濟最重要。」他認為創意產業在培育人才、帶動旅遊方面效能均有很大可能性,希望能讓政府意識到創意經濟潛力。「我們想成為一個橋樑,組織、串連、甚至是啟發創意產業,令香港變成一個創意之都。」鄰近國家如泰國、新加坡紛紛著手打造當地設計區域,亦是啟發他們展開城區活動的原因之一。
今年香港設計中心選定深水埗、荃灣、土瓜灣、西貢、中環、香港仔和北角七個城區展開活動,每個城區特色不一,展示設計面向也不同。其中深水埗對他們來說是重中之重,超過一半活動將會在深水埗舉行。原因有二,一來過去幾年曾在該區舉行活動,累積不少經驗;二來深水埗獨特地區風格引起他們興趣:「在我們一直以來認知裡深水埗是個老區,但現在多了很多年輕人進駐,開始出現一些展覽空間、咖啡店等所謂『文青』地方,這種矛盾關係讓我們覺得很有趣。」
「我們對於深水埗有一個想法——其實這個區可以打造成一個設計區域。」他們透露香港設計中心計劃未來於該區設立新據點,在此之前,希望活動先行,吸引不同人士參與交流。
說到深水埗,難免想起各種五金、布料、電子零件及時尚配件。城區活動與集咖啡、書籍、展覽於一身的openground聯手,三年前開始「深水埗物料地圖」計劃,標註該區售賣不同原材料的小店,前兩年聚焦金屬、布料,今年目光投向電子零件,策劃《感官共奏》。他們與設計師合作將電子零件打造成樂器,希望打破物料單一用途的固有概念。Sam提到,對設計師來說,原材料遠比想像中重要:「很多人以為設計師憑空就能想出設計,其實不然。很多設計師靈感正來自原材料。是看到某種物料後得到啟發,才會作出某種設計。所以我們很好奇——物料之於設計、之於社區來說究竟有何意義?」計劃既方便設計師尋找物料,也希望帶動社區「微經濟」,提升產品需求量。
設計有別於藝術之處,在於設計的功能性及經濟效能。
除此以外,《長衫狂想曲。一個深水埗的時裝故事》、 《街上遊樂點》、《玩具無界限》和《好一天 繪本見》也將以深水埗作為基地,將設計與生活結合,探討可持續社區的各種可能。
比起美觀,更重要是設計思維
綜觀城區活動不同項目,會發現將它們串連到一起的是一種「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最強調是——不要快速跳到某個結論。嚴教授指設計當然不止是圖新鮮、圖漂亮,「這種概念需要被洗掉。」更重要是以設計思維解決商業或是社會上問題,為大家提供出路與答案。
「設計思維,換言之便是設計師思考方式。你認為解決方法很明顯,設計師未必會有相同想法,他們更有可能還原基本步,思索為何要以特定方式處理某些事情。譬如說我要設計一張桌子,那為什麼桌子要有四隻桌腳呢?若沒有設計思維,就可能會回到舊式思維模式。我們所有活動都是希望大家思索更多可能性,沒必要這麼快綁死自己。」
他們有項活動名為《着得又行德》,目的是提高香港城市易行度(Walkability),正是設計思維最好體現。Sam提出:「說到易行度,很多人會立刻想到以城市規劃入手,問題是——城市規劃規模大、需時長,或者要等上很多年才能實現。所以我們這次運用了逆向思維,思考易行度是否一定與城市規劃、交通運輸直接掛鉤,其實結果並不然。
當你細想,很多人不願意走路,是因為衣服不便於行,身穿正裝走路容易一身汗回到辦公室。那麼在服裝設計、物料材質上入手,又或者能說服大企業改變穿衣規定,是不是會有更多人願意走路呢?這正實現了設計思維,看看我們是否能創新、找到新出路。」
他們有些活動特別培養大眾對設計的認知,譬如有活動特別針對同理心。「對於設計師來說,設計有好有壞,區別在於是否「以人為本」。同理心很重要,要找到用家痛點才能符合相關需求。不同於傳統學科有教學定式,同理心不易訓練,於是他們亦以設計思維解決問題。《好一天 繪本見》請來設計師創作繪本,透過故事形式和學生與公眾一起發掘社區不同方面人與事,透過觀察、一起繪畫,能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同理心為何物。
「設計思維有幾個階段,有一些訓練同理心,有一些訓練發散思維。我們希望大家能擁有同一套工具,如果更多人擁有這些技巧,讓我們更有競爭力,將來幫到的可能不止深水埗,更是整個社會,可說是我們最大目標。」他最後總結說道,「在21世紀相對流動、不確定環境,最重要便是創意、解決困難能力。」
設計營商周城區活動詳情
活動日期:2022年11月26日至12月4日(星期六至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