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館掛錯蒙德里安名畫77年 將錯就錯繼續倒掛名畫引觀眾反思

撰文:唐灝德
出版:更新:

相信大家曾見過荷蘭畫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代表性的格仔跟紅黃藍作品。藝術家以極簡、幾何的繪畫風格對後世的建築和設計有著深遠的影響,甚至不難在香港找到他影子的建築和設計,可見其重要性。

近日,德國一間藝術收藏館打算舉行蒙德里安的藝術展覽,以紀念他150 歲生忌時卻發現,館內珍藏的蒙德里安名畫《New York City 1》原來上下倒轉掛錯了。經過多番藝術研究的查證後,終於揭發這個成畫以來讓全世界擺了77年的烏龍。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年出生,藝術世家長大的蒙德里安自小受到爸爸和同為畫家的叔父薰陶,讀書時期便入讀荷蘭皇家美術學院深造,接受傳統學院派的繪畫訓練。早期他的繪畫風格和主題跟一般的畫家無異,多是當時流行的寫實風格和印象派風景畫為主。蒙德里安繪畫鮮明的風格轉向大概要到他後來到訪巴黎,認識到畢卡索和巴拉克的立體派風格開始。蒙德里安對立體派在二維的平面上繪出三維立體圖像感到非常震撼和欣賞,使日後的作畫參考了不少立體派的繪畫技法,並逐步發展出把對象平面化、幾何化的繪畫風格,奠定了他畫作獨特的極簡主義和抽象風格。

Piet Mondrian風格轉向的作品——《The Still Life with Gingerpot 2》(圖源:Piet Mondrian官網)

蒙德里安的作品掀起了一場名為「風格派」的繪畫風潮,這起源於他在朋友的雜誌《風格》(De Stijl)上發表了一份稱為「新造型主義」的宣言,宣揚自成一派的繪畫理論因而得名。風格派的作品大多以垂直線和水平線,長方形和正方形等各種格子組成,他們壇長以直線和幾何形體構圖,再運用紅、黃、藍三原色與黑白色呈現出極其簡化和抽象的畫面。這種以幾何形狀設計的形式美就如將數學帶入藝術一樣,我們可以看到恍似經過精密計算和邏輯思考所達至的視覺平衡和線條美學。由蒙德里安所畫,《紅、黃、藍的構成 II》和《紐約市I》就是風格派當中的佼佼者。

+2

隨處可見的蒙德里安風格

作為蒙德里安出生地的荷蘭,到處可以看到風格派的影子,房屋、商業大廈,甚至政府建築,也參考了這位偉大現代藝術家的風格而設計。在香港,位於火炭的駿洋邨更是以蒙德里安的風格來設計這條公共屋邨,屋邨的牆身,以及整個社區都填上了代表風格派的三原色,配搭本來工整規律的公屋設計,讓千篇一律、死氣沈沈的屋邨瞬間增添了些藝術氣息。

+2

掛錯了的名畫

是次上下倒轉了的畫作是蒙德里安數幅同類型作品之一的《紐約市I》。蒙德里安晚年為了逃避二戰的戰火移居到紐約,《紐約市》系列便是他對紐約人來人往,四處被摩天大廈包圍的城市佈局感到震撼而繪畫的作品。作品由幾條垂直交錯的藍色、紅色和黃色線條所組成,穿插出井字形的矩陣線條並互相重曡,織成一個網狀的畫面讓觀眾聯想到紐約市街頭仰望高樓大廈的場面。

《紐約市I》於1942年完成,是蒙德里安逝世前兩年的年品,作品於蒙德里安逝世後不久便擺放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展出。隨後,《紐約市I》被移至德國位於杜塞道夫的藝術收藏館(Kunstsammlung Nordrhein-Westfalen)收藏並存放至今。翻查資料和相片,《紐約市I》早在MoMA展出時,畫作的方向已是上下倒轉,使作品後來移到德國時繼續以同樣錯誤的方向掛起卻一直沒有人察覺。無獨有偶,收藏館近日正準備為蒙德里安舉行出生150周年的紀念展覽時,館長Susanne Meyer-Buser在一張由美國時尚雜誌《Town & Country》於蒙德里安工作室拍攝的照片發現畫作以不同的方向掛在牆上,讓她出於好奇開始調查作品的方向為何會有所不同。結果,她把作品與位於法國展出,名稱和尺寸都類似的《紐約市》比較,終於發現現時《紐約市I》底部由較密集膠帶組成的網格理應是頂部,如紐約市被高樓大廈遮蔽的漆黑天空,才揭發作品77年來一直以倒轉方式懸掛這個烏龍。

館長表示儘管發現畫作掛錯方向,但作品將仍然以錯誤的方向展出。由於畫作長年展出已經使作品的膠帶逐漸老化而有鬆脫的危機,若然再把作品翻回正確的方向,恐怕地心吸力將令老化的膠帶完全脫落,對作品造成不可挽救的損壞。因此,《紐約市I》將不會轉回正確的方向展出,並借這個美麗的誤會讓觀眾思考方向的改變會否改變他們對這件作品的體驗,引伸出到底有沒有「正確」解讀藝術的哲學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