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藝術家楊秀卓帶學生行「藝術工展會」 看藝術品也看人

撰文:鄺曉恩
出版:更新:

「大家有去過工展會嗎?可以告訴我在裏面會見到什麼嗎?」導賞團帶團導師楊秀卓問。團員給出的答案有「雞蛋仔」、「清潔用品」、「中年婦女」……
不少人形容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ong Kong)是超級市場、百貨公司,藝術家兼藝術教育工作者楊秀卓則給它一個更貼地的名字——「藝術工展會」,一個關於藝術品買賣的場地。獲得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贈送免費門票的楊秀卓,在Art Basel舉行期間,約了五個來自寶覺中學的中五學生到展場作導賞。出發前他問了同學幾個問題,簡單作了些簡介,叫學生「打開對眼望」,望藝術品也望人,留意場合裏人們的衣着、階級、氣質,上一堂課室以外的社會課。

楊秀卓於八、九十年代是一名活躍的前衛藝術家,曾任職中學視藝科老師近二十年,現時於寶覺中學作藝術家老師的他,每星期訪校授課兩節。他任教的美術科班共有16人,可惜今次報名參加的只有五個,據說其他未能出席的同學大都選擇了去補習,畢竟他們都是正在熱烈準備應考文憑試(DSE)的香港學生。

那天是展會第二天,展場果真如工展會一樣擁擠,連衣帽間亦爆滿。由於學生放書包和進場的位置也不同,擾攘了一段時間後,才終於開始了這一次的導賞——對於學生來說,這也是一節兩小時的社會課。

楊秀卓叫學生放眼看藝術品以外,也要留意身邊的人,感受會場內的氣氛。(潘思穎攝)

楊秀卓:學生把所見運用於功課,可能會吃虧

對於甚少參觀大型展覽的學生來說,今次首度接觸如此大型的博覽會,望着一道道白牆與滿場的藝術品,難免感到有點頭暈目眩。楊秀卓知道時間不夠,於是採取速戰速決的策略,以S字形選看藝術品,看到哪些值得說的,便停下來講解。

楊秀卓跟學生不時駐足於大師的作品,例如他向學生介紹了第一個𠝹穿畫布的藝術家盧齊歐封塔納 (Lucio Fontana),也詳述了善於利用顏色變化和空間切割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同時又選了一些雕塑,講解和分析作品的技巧與概念。

中途來到一幅充斥着厚厚顏料的畫作前,楊秀卓以略為急速的語調描述畫作:「他將一些好厚、好稠的油,混合一些顏料,放上畫布後,用畫筆塗塗塗,然後就收工! This is Art。」當同學們靠前細心端詳畫作時,他補充一句:「不過,如果你考DSE這樣做,就死得啦,零分啦!因為學校教育有它的規矩和框框。如果你問,為什麼別人可以我不行呢?沒辦法,這要視乎Marker(評分員),如果他的胸襟很窄,覺得這不是中學生應做的,便不給予高分。我指的是,實際來說你們也要回應教育制度,對不對?如果你將今天在Art Basel見到的東西放到自己的功課裏,可能便會吃虧了。」

同學們一邊行,一邊忙着拿起電話拍下心儀或覺得有趣的藝術品。(潘思穎攝)

看藝術之餘 也要留意生活和社會

「要記住,這兒是工展會來的,不是羅浮宮。工展會有雞蛋仔,也會有很美的東西。這個世界如此不同,所以除了看藝術之餘,要同時留意生活和社會。」楊秀卓在導賞的一小時內不時提着這句話,身邊經過一些明顯講究衣着打扮的型男美女時,更會叫學生留意。他指出,香港展覽多的是,但Art Basel則是香港一年一度的藝術界盛事,所以主要想學生來開開眼界,因為會場包括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希望讓他們在書本以外了解到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正在做些什麼。

同學指自己比較會留意作品在物料上的運用,因為平日都是以繪畫為主,希望見到更多表達手法創新的藝術品。(潘思穎攝)

同學:場內作品和學校所學很不同

「好啦,自己睇啦。」拋下這句後,楊秀卓讓同學在餘下的一小時自由參觀,自己則尾隨在後。他跟同學說:「不要管我,我跟着你的節奏去行。」然後同學們拿着電話自由探索,而楊秀卓則從後觀察,留意她們偏好哪類作品。

完場前,楊秀卓請同學隨意發問,記者也問及同學對是次參觀的感受,她們衝口而出的說:「豐富」、「high class(高檔)」。其中一位同學更坦言:「有時做SBA(校本評核)花很長時間去畫一幅畫,但在會場見到有些作品可能很簡單卻賣得很貴。」同學們都認為在會場內見到的作品跟平日在學校學到的表達的手法很不同,也有同學指日後希望嘗試創作一些裝置的藝術,不再只是畫畫。

藝術家兼藝術教育工作者楊秀卓在Art Basel現場向學生講解藝術品。(潘思穎攝)

楊秀卓簡介

畢業於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曾任教中學視覺藝術科近二十,現為社區文化發展中心(CCCD)主席。以藝術家身份參加過多次聯展及個展,兼擅繪畫、雕塑、裝置藝術、行為藝術、演戲、陶瓷等,膾炙人口的作品有1987年的行為藝術《人與籠》,他自囚四十八小時,作為香港和個人處境的比喻。他十多年來不停參與多個大型社區藝術活動,對象多為年輕人,近年則轉向以藝術介人城市空間和社區,探討人與環境的關係,並反思自主生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