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Basel】01自辦導賞團 參加者:看見香港藝術家的新穎想法

撰文:潘浩欣
出版:更新:

今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ong Kong)已於上星期完結。香港01邀請藝評人陳世樂(阿三)帶着十多位參加者走入藝術森林,當中近半參加者是平時會行畫廊的藝術愛好者,亦有一半沒有藝術背景,只是純粹好奇想了解多點Art Basel而參加是次活動。今次導賞,阿三主要介紹幾位香港藝術家,讓大眾明白本地藝術家的發展和創作方式。

本地藝術的「閱讀」方式

Art Basel有幾千件展品,一小時的導賞團當然走不完整個Basel,阿三挑選本地藝術家李傑、何倩彤、熊輝、鄺鎮禧等的作品,作深入淺出的介紹。何倩彤的《曾幾何時》畫功細緻,結合了文學與電影的創作手法,「畫面上她用文學創作手法,又畫了不同圖像,我們閱讀時,要將圖像串連起來,例如這裏有個赤裸男孩、藍色物體,天空上有星星、幾何圖案和一些句子。我們串連符號後,便創作一個故事,故事出現未必給予答案。而你閱讀畫作時,感到開心是最重要的。」阿三又指出,人人串連句子方法不同,開放式創作產生不同想像和感受,讓故事變得動聽有趣。

 

觀眾聚精會神閱讀畫作,讀出作品上的句子,圖為何倩彤的作品《曾幾何時》。(潘思穎攝)

幾位年輕觀眾慢慢讀出字句:「道成人生,數理循環」、「輪迴轉形,前身幾何」。「是的,怎樣讀都好像通順的,好好玩,好像內裏的幾何圖形般,有不同的變化。」參加者聚精會神閱讀畫作,拍照留念。「我很少這樣閱讀藝術品,多從視覺元素考慮,如果視覺元素連接到自己,便會停下來欣賞。很少一句一句去讀,以符號去講述藝術故事,覺得新穎。」80後的陳小姐喜歡藝術,閒暇也會畫畫,前幾年都行Art Basel,她認為導賞團給她一個新角度去認識藝術。

帶着批判觀賞藝博會

阿三強調Art Basel是個商業場合,目的是賣買藝術品,「由於這是個賣買場合,作品放得很擠逼,放在一個個攤位,而且多一件一件的藝術品,很少裝置藝術,讓我們回到以前,只用單一媒介創作的時代。有人覺得藝博會是個十分難看的場合,我覺得Art Basel讓我們回顧藝術家成名時的陳年代表作。」

阿三指大型裝置能作觀眾的方向定位,圖為Dinh Q. Lê的作品 《深藍的海》。(潘思穎攝)

「展出的是閃光光的、顏色鮮艷、容易閱讀、合乎中產品味的作品,不代表是最好作品,大家可以在畫廊中看到,不用刻意買票來觀賞。」他帶大家走入《深藍的海》的「藝聚空間」(Encounters),當中展出長條形狀、放大了的影像裝置。「藝術品放成如此巨大有必要嗎?為什麼?但在這個場合中,它作為觀眾的方向定位,便合理了。」阿三說。

參加者認為導賞團能打開他們的眼界,深入認識在Art Basel背後的意思。(潘思穎攝)

導賞團打開觀衆眼界

參加者走入「藝聚空間」,感受幾件巨型藝術品的震撼,繼而思考它在Art Basel的意思。「阿三講得很好,很清晰,這是個賣東西的地方,而不是展覽,而且入場費很貴,所以我不想買票來。」90後的阿Man是平面設計師,他亦曾觀賞Art Central,覺得Art Basel和Art Central差別不大。

魏先生第一次參加Art Basel,感到興奮,日後會嘗試理解當代藝術。(潘思穎攝)

導賞團中亦有不少藝術素人,四十歲的魏先生第一次參加Art Basel。任職建築師的他,對參觀Art Basel感到興奮,不時舉機拍攝展品。「我很開心可以觀賞展覽,我對很多作品都感興趣,最令我深刻的是香港藝術家的介紹,看見他們新穎想法,我不是內行人,本身很難去了解創作。」他又表示,日後會嘗試理解當代藝術,逛逛畫廊,了解本地藝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