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改鞋文化抬頭 混搭風格就是香港特色
改鞋文化在西方一直流行,多年來旋風卻一直捲不上香港。然而在各種原因下,近年改鞋風潮看似漸漸抬頭,本地也不乏改鞋高手,有想法有手藝,至於能否有進一步的發展,又得看港人修行。
香港人改鞋 功能為主
在香港,「改鞋」一直難以上升到創作層面。絕大部分的香港人改鞋都以功能為主,根據本地改鞋單位鞋藝堡所言,香港人改鞋就是「改鞋底、改鞋底與改鞋底」,也就是說,大部分人改鞋的誘因在於鞋底先被損耗,然後才藉此機會考慮選擇其他款式,是一個被動的「二次創作」,例如若干訂單之中,都是被穿破了的大品牌(如LV),客人拿着鞋子來翻新時才會選擇加入一點點創意。
另外,改鞋通常是一種「還原」的技倆。例子有早前很多人買不到adidas NMD R1的「紅白藍」款,便索性買來一雙全白,然後找改鞋師在鞋邊細節塗上紅、藍顏色,試圖將鞋款加工模仿,「還原」成紅白藍色款。要談當中的藝術性或許太過,亦無可否認,這樣的模仿技倆遠遠談不上創造精神。
改鞋之巔 1+1=3
實際上,改鞋文化在西方之所以能夠如此盛行,在於它引發到用家的創意發揮。這種改鞋文化就像一次聯乘創作,但不再以品牌主導,而是由穿者自行設計,利用不同的鞋款元素,混搭出另一雙完全屬於自己的獨有款式。一雙改得好的鞋,不會像胡亂混搭名牌細節的假貨般不倫不類,而是以創造新特質為目的,地道一點的形容,就像港人才懂的乾炒叉燒意,它不是叉燒也不是意粉,它就是乾炒叉燒意粉,1+1=3,一個活脫脫的獨立存在。而這就正是香港與外國改鞋文化的分別。
「不過,也不能說香港沒有這種創意文化。雖然找我們改鞋的客人仍然追求功能、舒適為主,但近年也收到有人把剛買來的鞋款拿來改。就是這一雙Kobe 9 Elite Team,原裝只有高筒款,偏偏那位客人要把它改成低筒。雖然我也認為高筒比較好看,但最少你看到有人刻意將最新款式改至自己認為最獨特的模樣。又例如這一雙adidas Stan Smith X Goyard,那客人真的特意買來Goyard的手袋,讓我們裁下並縫在相應的位置上。」Goyard的綠色布料與adidas Stan Smith看起來完全沒有違和感,不知道的真以為是品牌聯乘之作。
有時他們也會收到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客人訂單,更意想不到地創出新風格。「例如這雙為一位長短腳客人而改的鞋,加了『鬆高底』後出乎意料地創出另一種風格,又不失本來的運動感;除了滿足感,原來也另有驚喜。」其實改鞋沒有想像般遙不可及,也未必一定需要用上大品牌製作。即使是名不經傳的鞋款,當你清楚它的特性,了解自己想締造的效果,現成的球鞋,同樣可以成為我們最近身、最貼地的創作點子。
www.facebook.com/regalrepair
外國經典改鞋例子
The Shoe Surgeon Chanel X AJ
這一雙由美國改鞋單位The Shoe Surgeon所改的Chanel X AJ,將一款Chanel手袋循環再用,把當中極具代表性的Chanel手袋金鏈、菱格紋成為波鞋的基調,將Air Jordon帶進另一個奢華領域。有趣的是,這些金鏈與菱格紋在Air Jordon之上被褪去了本身的女人味,仿佛完全被黑人hip-hop風格同化,令Chanel變得空前地剛陽。另外,穿著重點已不在其運動性(當然你有權穿着它打波,如果你不怕被絆死),反而引起了一種「穿Chanel的男性黑人」的時尚想像。而這位穿上這雙Chanel X AJ的男人,大概不會像Pharrell Williams般剛柔並重,而是像Jordon一樣激烈剛陽。
Jack the Ripper AJ3
除了混搭美感,西方的改鞋文化還有利用個人技藝表達強烈的控訴訊息。加拿大改鞋單位Jack the Ripper就以Air Jordon 3作為基礎,以黑色為主調,再將國家於2016年死於警方槍下的死難者名稱,以螢光綠色印於鞋身之上,藉波鞋創作來對體制作出控訴。
Vandythepink OFF-WHITE x adidas NMD_R1
團隊一向喜歡在鞋上加玫瑰圖案,這一雙以adidas NMD_R1為原型的設計在加上玫瑰後,卻沒過往作品的媚。如果說紅白藍NMD_R1原作透露了一股男孩味,這雙塗上粉藍底的便顯得相對平靜,同時又被鮮黃印名條子與玫瑰綴上一點激烈,反而像個女人般複雜。配搭得宜的色相,以黃藍、紅綠為對比色、藍綠為鄰近色作協調,令整體顯得非常和諧,創出原作以外另一層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