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有女兒 每天都是母親節|陸穎魚專欄|文青媽媽讀讀詩
編按:近日,大家都忙於慶祝母親節;遠在台北的文青媽媽陸穎魚,每天都過得幸福踏實,每天都是母親節。今日,陸穎魚與大家分享詩人母親寫給女兒的詩。先從書展談起......
我跟社長(小珍珠爸爸)是在台北書展相遇的。還在遠距離談戀愛的日子,我們每年在台北書展約會是正常不過的事。
過去十年,他一直與從事獨立出版的戰友以創意有趣的主題參展。前年書展因疫情問題無奈取消,本想今年能夠重來,但考慮到民眾安全,防疫至上,書展最終二度停辦。
文:陸穎魚
舉辦大型書展的風險難以預估,於是社長與戰友們決定來辦個主題小書展,四月初我帶著小珍珠參加「讀字公民書展」,她興奮地於各個出版攤位遊走,聽文學講座之餘,也跟我的詩人朋友們見面。小珍珠是喜歡書本的孩子,我願望她往後在閱讀的路上,能看見美麗樂園,也能體會殘破廢墟,透過文字思考世界。
【相關文章:香港文青移居台灣首在松山參展 尋訪本土讀者的香港記憶】
逛書展時,我翻閱香港詩人阮文略的新詩集《菀彼桑柔》,對他在自序的一段話感受良深:
寫詩,就如辛波絲卡所言,是為了讓雪人見證我們如何在廢墟中生兒育女。我們的希望在孩子身上,亦是為了孩子所以我們有了堅持書寫的理由。
我在台北,阮文略在香港。回想起來,我和這個詩友確實見過面的次數不多,但我頗喜歡他的詩,記得讀他首本詩集《突觸間隙》時的驚奇與佩服,詩作中不少生物化學的概念與意象結合運用,我雖然讀不太懂,但這種實驗創作手法卻令我大開眼界。
【「文青媽媽讀讀詩」其他文章:帶孩子打疫苗發現醫院兒童閱讀區】
而新作《菀彼桑柔》更是讓我靈魂感到疼痛的一本詩集,尤其是詩人寫給女兒的篇章。打開翠綠色地圖般的書頁,第一首詩是以女兒之名的〈桑柔〉,因為寫得太好,請容我引用整首詩作:
窗外有一棵桑樹
據說以前整排都是,後來不知道是颱風還是赤鏽病
能熬過來的就只有這邊陲的一棵
就像詩經所說,桑葉之下黎民可以休養、齊家
我聽著蟬,不知正掛在哪棵樹上
是這最後一棵桑樹嗎
我們被風雨疫病反復敲打的土地
尚可以種高貴的靈魂
尚可以讓人不卑微地生活嗎
夕陽透進屋裡,你發著無甚意義的嗓音
如何在廢墟生養子女的問題
有一千種解答方式
你有一千次命名事物的機會
而現在窗外只有一棵桑樹
請你用一千種可能的方式,重新命名它。
——〈桑柔〉
詩歌以桑樹做核心意象,展開詩人對成長土地的感歎與感懷,中間幾個憂愁提問,無奈但也帶著無悔,面對現實生活的艱難,女兒天真的嗓音代表著未來與希望。而我在想,生命在流動,孩子必然與世間萬物相遇,光明或黑暗,我們總有我們的方式,命名與紀念。
(標題由編輯擬寫,原題「談一個微小書展,以及相遇」。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陸穎魚,2019年生了女兒小珍珠,是詩人,也是媽媽。著有詩集《淡水月亮》、《晚安晚安》、《抓住那個渾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