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變黑【2】失明美軍復明「換皮」揭種族問題|像我一樣黑
編按:《Black Like Me》(1960)出版逾半世紀,今年台灣出版中譯本《像我一樣黑》(2021.01)。本版獲授權預載首章部分內容,一連三日,讀者先睹為快。今天刊出作者John Howard Griffin(約翰‧格里芬)1959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的「換皮」記錄。
文:John Howard Griffin | 譯:林依瑩
【第一回內容:為甚麼這個美國白人要「換皮」|像我一樣黑】
這天我與傑克遜夫人、利維坦先生和達拉斯辦事處的三名聯邦調查局探員共進午餐。我知道我的計畫不在他們的管轄範圍內,他們也無法提供任何形式的協助,但我希望提前告知他們。我們討論了詳盡的細節。我決定不更改我的姓名或身分。我只會改變自己的膚色,讓人們自己下結論。如果我被問到說我是誰或我在做什麼,我會如實回答。
「不管我的膚色為何,你們認為他們會把我當成約翰.霍華德.格里芬來對待?或者, 雖然我是同一個人,但他們只會把我看作無名的黑鬼?」我問道。
「你不是認真的吧。」其中一位說,「他們不會問你任何問題。他們一看到你,就會認定你是個黑鬼。關於你,他們不會想要知道別的事。」 (1959.10.30)
我在入夜之後搭機抵達。我把行李寄放在法國區(French Quarter)的蒙特萊昂酒店(Hotel Monteleone),然後到外面走走。
這是個很奇特的經驗。我在失明的期間曾經來過法國區,並在這裡學習用拐杖走路。
二戰爆發時,人在法國的格里芬加入美國空軍,投入美軍在南太平洋的作戰。大戰期間,他曾兩次受傷,導致雙眼失明。他於是放棄學醫,潛心研究哲學與神學,並從事寫作,結婚、生子,直到1957年1月突然重見光明。
現在,當我看到失明時曾到過的地方,內心非常激動。我走了好幾公里,試圖用眼睛辨識那些過去只能憑氣味和聲音認得的事物。街上到處都是遊客,我在他們之中漫步,狹窄的街道、鐵窗花的陽台、燈火通明的鋪石庭院裡瞥見的綠色植物和藤蔓,這些都深深吸引著我。無論是人煙罕至、點著盞燈的街角,或是皇家街(Royal Street)閃爍的霓虹燈,每個景色都無比魔幻。
我走過幾家俗豔的酒吧,拉客的簇擁我進去看看那些「美麗女子」擺臀弄姿。他們把門敞得夠開,足以窺見裡面昏暗、藍霧瀰漫,粉紅色聚光燈的光束交相灑落,讓半裸的女孩肉體呈現玫瑰色。我繼續步行,喧鬧的爵士樂從酒吧裡傳來。古老石板街道、克里奧料理(Creole cooking) 和咖啡的氣味充滿著整個街道。
在布魯薩德餐廳(Broussard’s),我在星空下絕美的庭院中享用晚餐,包括炸牡蠣拼盤、蔬菜沙拉、白酒和咖啡,就跟我幾年前在這兒用餐時一樣的菜色。我看著眼前的一切—燈盞、樹木、點著燭光的餐桌、小噴泉,彷彿我透過一個精密的相機鏡頭看著這一切。被優雅的侍者、溫婉的客人、精緻的料理環繞著,我想到接下來的日子我將居住在這城市中的另一個區域。在紐奧良,有黑人可以吃到炸牡蠣拼盤的地方嗎?
晚上十點,我吃完晚餐,接著打電話給一位住在紐奧良的老朋友。他堅持要我住在他家,讓我鬆了一口氣。我可以想見,在我把自己變成黑人的過程中,如果住在旅館裡將會遭遇各式難題。(1959.11.01 紐奧良)
(標題為編輯擬寫)
【延伸閱讀:白變黑【1】白人作家「換皮」做社會實驗】
【延伸閱讀:白變黑【3】不理會皮膚科醫生忠告結果......】
【延伸閱讀:《像我一樣黑》|回顧約翰格里芬如何揭露美國種族偏見|富察】
出版資料——
書名|像我一樣黑:一位化身黑人的白人作家,
揭露種族偏見的勇敢之旅(Black Like Me)
作者|John Howard Griffin(約翰‧格里芬)
譯者|林依瑩
出版|八旗文化(2021.01.06)
簡介|身為弱勢者,究竟會對你的一生造成多大的影響?為了理解他者,你願意付出多大代價?為了克服歧視,你願意冒多大的危險?1959年,美國民權運動前夕,一位白人作家,為了瞭解黑人的真實處境,做了一個至今都難以被超越的社會實驗……儘管美國南方的白人堅稱他們與黑人相處和諧,當時全美知名的小說家約翰‧格里芬讀著一份指出南方黑人自殺傾向飆高的報告思索著:究竟是什麼樣的生活遭遇與條件,讓黑人對生命失去渴望? 格里芬為了尋求真相,與專門報導黑人議題的雜誌《深褐》合作,並在家人的支持與醫師的協助之下,透過藥物、日光燈曝曬及染色劑將皮膚染黑,剃了光頭,走入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阿拉巴馬、喬治亞等種族隔離的南方州,展開為期七週的旅行......
作者簡介|約翰‧格里芬(John Howard Griffin,1920-1980),美國小說家及記者。1920年生於德州達拉斯。在音樂家母親的薰陶之下,於1936年前往法國學習音樂治療。二戰爆發時,人在法國的格里芬加入美國空軍,投入美軍在南太平洋的作戰。大戰期間,他曾兩次受傷,導致雙眼失明。他於是放棄學醫,潛心研究哲學與神學,並從事寫作,結婚、生子,直到1957年1月突然重見光明。1959年,視力恢復的格里芬與黑人雜誌《深褐》(Sepia)協議進行一項調查南方種族議題的計畫。他透過化學藥品與藥物將皮膚曬黑、染黑,隻身前往南部數州,換上黑人的外貌,親自感受白人的敵意與歧視,見證南方社會安穩和諧之下的黑暗。1959年底,格里芬回到他在德州的家,將其經歷整理成〈羞愧之旅〉(Journey into the Shame)一文發表。文章刊出後,格里芬獲得美國與國際媒體的矚目與讚賞,但在家鄉,象徵他的假人被公然吊在紅綠燈上,宛如公開絞刑,終使他不得不帶著家人前往墨西哥避難。旅程之後,格里芬雖然遭到白人種族主義者的威脅,更在1975年遭三K黨圍毆,他仍然為人權運動孜孜不倦,跑遍全國各地,與重要民權運動領導人合作與對話,曾任教於哥斯大黎加的和平大學(University of Peace),並於海內外發表多達上千場演講。1980年9月,格里芬病逝於德州。格里芬著作無數。在失明期間,著有小說《牆外邪魔》(The Devil Rides Outside)、《裸夷》(Nuni)。非虛構作品另有《高空的土地》(Land of the High Sky)、《教堂與黑人》(The Church and the Black Man)、《隱藏的整體:湯瑪斯.梅頓眼中的世界》(A Hidden Wholeness: The Visual World of Thomas Merton)、《雅克‧馬里旦:以文字與圖像致敬》(Jacques Maritain: Homage in Words and Pictures)、《散落的暗影:關於失明與光明》(Scattered Shadows: A Memoir of Blindness and Vision)等。
譯者簡介|林依瑩,自由口筆譯工作者。台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與美國喬治城大學公共政策雙碩士。從事公共政策、科技、商業、藝文等類型之會議同步口譯,扮演跨語言文化實質溝通的橋樑。
尋書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