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眼鏡品牌接手老店 重現香港風格
香港「四眼」的人特別多,是為矯正視力問題也好,是為配襯服飾造型也好,眼鏡成了不少香港人日常生活必需品之一。近年精品式眼鏡店愈開愈多,懷舊眼鏡老店亦不乏捧場客,而本地眼鏡品牌亦相繼出現,眼鏡品牌AOC196尋求復興香港眼鏡製造的工藝,從這臉上細小的工具中帶出屬於香港的風格,為這個曾經是眼鏡製作重鎮之地,重構獨有的美學和價值。
攝影:余俊亮、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AOC1961這個本地眼鏡品牌名稱,單從字面1961這四個數目字來解讀的話,很直接聯想到60年代創業的老字號,不過眼前的年輕主理人Martin Leung(梁宇恆),卻不是某老品牌的第二代接班人,而這個故事是源於買賣眼鏡開始。
「年輕人總喜歡收集東西,起初是儲波鞋,後來發現家中已沒位置,便開始收集眼鏡。」於是Martin不停走訪香港各區眼鏡老店,尋找絕版的Vintage鏡架,藏量一日比一日多,高峰期時達二千多副,後來經朋友介紹下來到位於尖沙咀遠東大廈的老店亞細亞眼鏡(Asia Optical Company),並認識了創辦人鄭巍生,「其實店舖很殘舊,擺放物件亦雜亂無章,卻活現了店舖原有味道,虛幻點說,他沉醉於那個時代和空間,是他事業上輝煌的美好時間。鄭巍生是典型上一代老上海人,古板又有氣焰,喜歡的話談上大半天,不喜歡的話絕不理睬,而賣眼鏡的價錢也是隨心所欲,同一款式可以是80元,也可以是250元,如浮動的海鮮價。」
口述歷史比收集舊物重要
不過,Martin沒有被這些嚇怕,而鄭巍生也沒有拒絕他前來看眼鏡,後來Martin更索性每天到訪亞細亞眼鏡,「收集Vintage眼鏡是其次,聽他口述眼鏡歷史才是重點,從他身上我學懂了很多有關眼鏡的事情,特別是香港的眼鏡歷史,他就像香港眼鏡業的活字典。」日復日的聯繫,二人建立了友誼,後來香港興起搜尋Vintage眼鏡熱,來亞細亞眼鏡的人愈多愈多,不過鄭巍生卻因年事已高想退下來,有些人便看中店舖具歷史價值的產品和器材。
盡收店內大小物件
為了不讓鄭巍生多年來留下的眼鏡相關物件被拆件分離,Martin於2006年把亞細亞眼鏡(Asia Optical Company)變成了AOC1961,因為他一口氣收購了亞細亞眼鏡的「所有」,這是指除了鏡架、鏡片等可作零售之用的產品外,驗眼器材、維修工具、品牌目錄也一併接收,甚至是信封、海報、記帳和顧客資料等數百本記事簿,同樣不放過。
我們可以理解Vintage眼鏡大有市場,然而那些別人眼中的舊垃圾,卻是Martin眼中的寶藏,「鄭巍生當然不懂市場學技巧,但他自己定立了一套獨特的運作模式,例如那些為重慶大廈原店宣傳的海報設計,還有他替顧客通訊製作的信封等等。」鄭巍生對美學的追求影響Martin極深,日後AOC1961的設計也是從中改良而來。
先是在中環鴨巴甸街開設售賣亞細亞眼鏡Deadstock鏡架的小店,後來又在畢打街的On Pedder開設Pop-Up Store,不過零售並不是Martin唯一目標。到了2011年,於亞細亞眼鏡成立50周年時,AOC1961推出第一個系列,主要是從亞細亞眼鏡從前熱賣的款式作設計藍圖來,三個型號都跟舊有日子息息相關。Wilson是創辦人鄭巍生的洋名,而122是舊店的門牌號碼,至於Shanghai則是鄭巍生出生地和在上海茂昌眼鏡學師的地方。當時Martin跟前美國品牌Dita創作總監Tommy O'Gara共事,於是AOC1961首批出品順理成章交由Tommy位於日本福井縣眼鏡工場The Light 製作。
追求極端傳統
日本眼鏡工匠的技巧之高,相信毋庸置疑,而這系列的AOC1960出品,從切割、打磨、裝配到拋光,全屬高水準之作,可是那濃濃的東洋味卻揮之不去,拿上手跟Dita、Naive Sons、Max Pittion等日製眼鏡相差無幾。香港設計日本製造是大賣點,不過即使水平如何高,這跟香港的關係仍有點疏離。Martin想法亦相近,在今年亞細亞眼鏡的55周年兼AOC1961的10周年,他希望借新系列產品來重現昔日香港製造業的光輝。
雖然心繫「香港製造」,但要找到合作的工匠和工廠並不容易,Martin幾經波折才找到願意合作的廠商,「很多人都說這樣做法不可行,後來因經濟不好,一些香港工廠願意接細額訂單,令我這個香港製造的想法終能成事,而鏡臂中的『亞細亞眼鏡』,也是向從前鄭巍生的手寫字款致敬,也展現亞細亞眼鏡的精神。」在Martin眼中,60、70年代的香港眼鏡師傅屬頂級水平,「日本師傅多是專一地製作數個款式,他們也懂得承傳藝術,這些態度和堅持值得我們學習。」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