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電影節】永生不死成咀咒 導演:如吸血鬼德古拉背叛上帝
華人在新年都會祝長輩「長命百歲」,可是在西方的歌德文學中,永生不死或許是個懲罰。德國導演借用吸血鬼德古拉的概念,創作出電影《死亡MPF》(Hidden Reserves,2016),說的就是一個不死的悲劇。
今年歐洲電影節精選多部獲獎電影,除了獲蘇黎世電影節最佳電影的《死亡MPF》外,《換心術師》(Gods,2014)也是波蘭電影大獎的大贏家。改編自真人真事,《換心術師》訴說80年代波蘭首宗換心個案。看過緊張刺激的劇情,溫馨的《看護看人生》(Home Care,2015)可緩衝一下。新年過後,在3月探討生和死。
不死惡托邦 如同德古拉傳說
德古拉的故事,應該不會感到陌生。《死亡MPF》的導演Valentin Hitz自小看吸血鬼的電影,已有人類永生不死的念頭,在電影中這反成咀咒,不死的人類被迫不斷工作直至夠錢購買死亡保險。永生的惡托邦(Dystopia),卻為男主角Vincent帶來財富和一定的社會地位——幫助富人買死亡保險。如同現代的保險經紀,只是不保障生命而是幫人得到安息。
傳說中的德古拉是基督教十字軍,但妻子中敵人詭計而去世,令德古拉傷心不已,與上帝決裂。《死亡MPF》以不死為咀咒的概念與德古拉相似,Valentin Hitz認為德古拉的喪妻之痛令他遠離上帝,而永生不死就是背叛上帝的懲罰。有趣的是,電影中的生人背負債務(Debt),德古拉背叛上帝的罪惡(Guilt),「Debt」和「Guilt」在德文中都是同一個字。從傳統歌德文學到思考未來的惡托邦,Valentin Hitz巧妙地結合兩種概念。
在沒有死亡的世界,只有富人才能安息,窮人只能不斷工作以換取安息。保險經紀Vincent Baumann為富人購買保險,令他們有尊嚴地死去。名利兼收的他上得山多終遇虎,不幸被「燉冬菇」。而重拾昔日風光的秘訣,是要與社會邊緣人合作,例如反政府份子Lisa。但電影沒有落入反抗體制的浪漫想像,終究Vincent與反政府組織合作是為了重建偉績。
《死亡MPF》
上映日期:3月14日
上映戲院:百老匯電影中心
波蘭首個完成心臟移植手術醫生 病人活至上年
現今醫學中,器官移植依然是體現醫療技術的重要範疇之一。上年香港活體器官移植引起爭議,而波蘭首次的換心手術亦是搞得滿城風雨。《換心術師》講的就是波蘭首位完成心臟移植手術的醫生Zbigniew Religa,如何面對社會的反對。1985年,Zbigniew Religa為61歲的病人Tadeusz Zitkevits移植心臟,手術歷時23小時。當時醫生皆反對為Tadeusz Zitkevits做手術,除了Zbigniew Religa。「其他醫生說我沒得救,但他(Zbigniew Religa)救了我。那時我已經61歲,其他醫生說我太老了。」Tadeusz Zitkevits曾這樣說。
另外,Zbigniew Religa在訪問中也提過社會的道德考慮。腦幹死亡是判斷死亡的準則之一,但當時的民眾甚至醫生都不相信有這一回事,對他們來說先人還有感受,因此沒有人接受移植器官的概念。最後Zbigniew Religa的確延續了病人的生命,Tadeusz Zitkevits直至上年才過世,比Zbigniew Religa更長命。但Zbigniew Religa的功績將流傳下去,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James Stanfield拍下他完成手術後觀察心電圖的神情,疲倦又堅定,照片選入「一百張最佳照片」。
《換心術師》大獲好評,在波蘭電影大獎中獲「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及「最佳男主角」等五項大獎。電影講述Zbigniew Religa在手術前面對的困難,包括市民和同行的反對,以及政府的制肘。
《換心術師》
上映日期:3月9日
上映戲院:百老匯電影中心
取材父母經歷 當看護患病時
Zbigniew Religa治好病人,《看護看人生》的家庭看護Vlasta卻能醫不自醫。相比整日無事的丈夫Lada,Vlasta忙於照顧病人,也樂在其中。直至她躺在醫院中,發現身患惡疾,卻明白珍惜身邊人。而且電影對小市鎮生活也有着墨,特別是經濟低微,更令片中氣氛沉抑。
導演兼編劇Slavek Horak取材自父母經歷,他的母親也是一名家庭看護。片中主角居住的房子,也正是Slavek Horak父母的住所。他以成人的目光回顧反省父母的相處,電影學者兼影評人Boyd Van Hoeij讚揚導演編劇的功力,為市鎮生活提供獨到的觀察,也帶出對老與死的思考。可是,也因為Slavek Horak太熟悉自己父母的故事,沒有顧慮並避免過於戲劇化的情節。而本身看護者染病的故事已是夠戲劇化了。
《看護看人生》代表捷克競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卻終未入圍。小品笑中帶淚,講述家庭看護Vlasta病前病後的人生轉變。
《看護看人生》
上映日期:3月11日
上映戲院:百老匯電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