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黃金年代】巴黎與美國誰與爭鋒?一戰前歐美海報免費下載
香港文化博物館的「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2017」日前開幕,這一屆展覽以「觸」為主題——對於海報設計來說,「觸」的意義十分重要,比如它如何「接觸」和「觸動」受眾。然而,那些遠離我們時代的海報設計,或許依然能發揮力量,觸動我們。
美國明尼阿波斯利藝術與設計學院(MCAD)就將200多張平面設計海報數位化,開放給網民免費下載。這些海報來自百多年前的海報設計黃金時代(1880年至1918年),透過它們,我們既能領略大師的設計美學,也可一窺當時歐洲與美國的生活面貌。
打開MCAD Library的下載網址,看着約二百年前的海報,未必一眼看得出這些海報的特徵與風格,幸好其按年份排列的編序,可以提供一個角度讓你了解「黃金時代」的演變。
一戰前與一戰時的資本主義社會
科技一日千里,同時深深影響藝術的發展。19世紀末,鋅板印刷來取代石版印刷,使海報可以大規模印製,減低了製作成本,更可以印製色彩豐富的海報。這一改變伴隨着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和平的「美好時代」,海報成為香煙、洋酒、展覽、餐廳、戲劇、芭蕾舞的宣傳品,也令海報慢慢成為一種藝術媒介,吸引了不同類型的畫家投入創作。
風格十分廣泛,從印象派(Impressionnisme)、新藝術(Art Nouveau)、美術風格(Beaux-arts)、現代主義(Modernism)、裝飾藝術(Art Deco)、超現實主義(Surrrealism)及後現代主義(Postmodenism)的海報到包浩斯風格都有,1960年代的嬉皮士風格海報都能見到「黃金時代」的影子。
Jules Chéret海報(1879-1899年)
海報之父的那個巴黎
Jules Chéret獲尊稱為「海報之父」,因他改進了印刷的技術,同時創新印刷字體,令海報的表達性更強。Chéret本是鉛筆畫家,擅於描繪不同場景及女性,這些女性的特徵都是衣着性感,打扮雍容華貴,風趣又快樂,記錄當時巴黎的風貌和服飾潮流。對那個保守的年代來說,鮮艷及對比性強的顏色,營造出新時代形象鮮明及出入社交場合的女性,頗具顛覆性。不過,也有評論者認為Chéret物化女性形象,為消費主義效勞。
除了Chéret之外,Henri de Toulouse-Lautrec也是當時很受注目的藝術家,創作豐富多產,如攝影、版畫、插畫、海報。Toulouse-Lautrec當時居於法國的蒙馬特區,與波希米亞生活形態的人一起生活,經常流連風月場所和劇場,把舞者、女伶、妓女等中下階層人物繪畫在海報中。Toulouse-Lautrec自從巴黎世界博覽會認識了日本的浮世繪,就將浮世繪融合西方繪畫,以浮世繪深刻的線條表現觀者眼中的主觀空間,摒棄西方傳統的透視畫法,加上精雕細啄的文字配搭,作品成為巴黎海報的另一亮點。
巴黎以外,瑞士藝術家Eugène Grasset及Theophile-Alexandre Steinlen和捷克藝術家Alphonse Mucha也不可忽略,他們是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以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動的線條矯飾女性形象,花、草、昆蟲等自然元素融合海報當中,構圖相當繁雜。
Alphonse Mucha海報(1896-1911年 )
受歐洲啓發的美國海報進化
與巴黎不同,在地球另一邊的美國,海報則有不一樣的演化。1850年代,海報多用於馬戲團開鑼前的亘傳,大量色彩繽紛的海報是用木刻印刷,由於製作繁複,很少人投入海報設計。後來,歐洲的彩色石版印刷重新塑造美國的藝術風景,美國藝術家開始投入更多心力發展海報這種藝術媒介,更受到歐洲的注目,如Will Bradley及Edward Penfield。
Will Bradley是當時期新藝術運動的另一支派,受到英國起頭的美術工藝運動(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及日本木版畫的美學影響,他設計的海報用色特別,圖畫與字體巧妙地配搭,植物邊框的設計與William Morris的風格相似。
Will Bradley海報( 1894-1900年)